-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灾害业务主管机关应依
災害防救計畫 依據災害防救法規定災害防救計畫係指災害防救基本計畫、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及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災害防救基本計畫由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擬訂,經中央災害防救會報核定後,由行政院函送各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據以辦理災害防救事項。 而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則依災害防救基本計畫,就其主管災害防救事項,擬訂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報請中央災害防救會報核定後實施。 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內政部 經濟部 交通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直轄市、縣(市)災害防救會報執行(應為專責)單位應依災害防救基本計畫、相關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及地區災害潛勢特性,擬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經各該災害防救會報核定後實施,並報中央災害防救會報備查。 另依災害防救法施行細則之規定災害防救基本計畫應每五年、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及地區災害防救計畫應每二年進行勘查、評估之檢討,必要時得隨時辦理之。 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辦理之95年災害防救基本計畫修正案,業經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9次會議(95.12.29)核定通過,修正內容計新增重大陸上交通事故、海難、森林火災、輻射災害、生物病原、毒性化學物質等6個對策編,並修正原有總則、風水災、震災、空難、其他災害對策編、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及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之重點事項及計畫實施等7個對策編,合計13編,各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應據以辦理修正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及地區災害防救計畫。 災害預防 災害防救工作,預防為先。弭災於無形,必須事前加強各項減災、整備作為,以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 依工作的先後順序可分為減災和整備二階段。 各級政府應依權責實施減災作為(災防法第二十二條) 各級政府及相關公共事業,平時應實施準備工作(災防法第二十三條) 緊急避難之措施(災防法第二十四條) 災害防救訓練及演習(災防法第二十五條) 災害防救專職人員之設置(災防法第二十六條) 災害應變措施 災害發生時,緊急處置要明確、果斷且迅速。減災及整備於未發,除必須掌握災情及時採取因應措施外,必要的非常作為,即使影響或限制人民的權利義務,在生命價值、社會公義、比例原則及行政裁量權的考量下,適度的處分及強制作為勢在必行,以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 緊急應變措施實施事項及保管、徵用命令(災防法第二十七、三十二條) 災情蒐集與通報系統(災防法第三十條) 各級災害應變中心 (災防法第二十八條第一、二項、施行細則第十一條) 指揮官-災害應變範圍內採取之處分或強制措施之項目 (災防法第二十九、三十一條、三十九條之一) 請求上級機關支援災害處理之項目及程序(災防法第三十四條) 人民受徵調徵用或命保管致財產損失之補償機制(災防法第三十三條) 災害緊急通報系統圖(行政院,2000,2003修正) 行政院 院長 副院長 主管災害防救之政務委員 秘書長 副秘書長 院長辦公室主任 第一組及相關組之組長 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02-2388-2505 029 內政部(風災、震災、重大火災、爆炸災害) 經濟部(水災、旱災、公用氣體與油料管線、輸電線路災害,礦災) 農委會(寒害、土石流災害、森林火災) 交通部(空難、海難、陸上交通事故) 環保署(毒性化學物質災害、海洋污染) 衛生署(疫災) 勞委會(職業災害) 原能會(核能災害) 國防部、陸委會、工程會、海巡署等相關機關 二十四小時媒體監視系統 新聞局 消防署 直轄市、縣市政府 消防局(119) 民 眾 直轄市、縣(市)政府權責單位或中央機關所屬單位 災後復原重建 實施項目(災防法第三十六條、施行細則第二十三條) 各級政府、相關公共事業應依法令及災害防救計畫,實施災後復原重建,並鼓勵民間團體及企業協助辦理。 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災防法第三十七條) 災後重建工作是繁瑣而漫長的,因此,各級政府得於必要時,由所轄各機關調派人員組成任務編組之重建推動委員會,接續災害應變中心任務,以執行災後復原重建。重建推動委員會於災後復原重建全部完成後,始得解散。 總結:透過防救災體系之認識得知 災害管理概念 法令與體系關聯性 各級政府防災組織架構 災害防救計畫 法令修正的必要性 計畫位階 我國災害防救體系依據「災害防救法」規劃分為中央,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區)公所三層,中央政府須訂頒「災害防救基本計畫」,臺東縣應依據「災害防救基本計畫」擬訂「臺東縣地區災害防救計畫」,鄉鎮公所則須依據「臺東縣地區災害防救計畫」擬訂各該行政區災害防救計畫。 中央災害業務主管機關應依「災害防救基本計畫」,就其主管災害防救事項擬定頒佈「災害防救業務計畫」,臺東縣災害業務主管機關則應依中央災害業務主管機關頒佈之「災害防救業務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