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辩证-建国科技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型辩证-建国科技大学

從「原型辯證」的觀點看小津安二郎電影中家庭、社會與自然的關係 摘要 本文旨在為小津安二郎「家庭電影」提供一種以「原型辯證」為基礎(archetypal ground)的詮釋。本文共分三節,首節是預備性的序論。第二節則正式援引原型辯證的觀點。第三節則是具體的例示。本文詮釋之所以可能,乃是建立在小津知道他的普遍感知的心靈可以從家庭的存有世界中彰顯一種原型的辯證關係。而這種原型辯證的基礎就存在於小津電影所關注的家庭、社會變遷與天道三個維度之間。本文因此著重在闡述小津電影對此三者關係的原型辯證的洞察力與原型辯證的表達。更正確地說,小津始終如一而且是獨一無二的表達形式就是對其一貫不變的主題(「家庭」)擁有高度的原型辯證「體驗」。透過本文所彰顯家庭的原型辯證,筆者認為小津是將家庭賦予為一種人類活動中最具有核心價值的文化母體。小津透過電影希望世人能正視這個重大的發現,也就是人人都曾親臨其間,但卻每每將其忽視甚至遺忘的存有根基。 關鍵詞:小津安二郎,原型,辯證,《東京物語》,《麥秋》 前言 晚近討論小津安二郎(Yasujirou Ozu, 1903-1963)的電影愈來愈多,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好現象。2003年又適逢小津百年誕辰,全世界都舉行各種紀念影展,緬懷這位電影風格獨特的日本傳統大導演。盛況之至大足以告慰小津的在天之靈。臺灣的侯孝賢也特別製作一部號稱二十一世紀的《東京物語》的《珈琲時光》(Cafe Lumiere)來紀念小津。但是《珈琲時光》中小津家庭的「存有」卻不見了、意義深長的結婚儀式也沒有了、父女之間的親情是疏離與壓抑、到處可見繁忙的東京火車在不停載送旅客、車廂內的旅人始終冷漠無語、過去的歷史足跡已不易尋獲、只見快速通過的東京過影而已,片尾懷孕並願作單親媽媽的陽子與友人肇在收集火車站的各種聲音……。據說這是侯孝賢以小津的眼光所拍21世紀的《東京物語》,也許透過侯孝賢的《珈琲時光》再次重溫小津的作品還是有意義的。 一、本文的問題意識:倫理無聲無色地解體的創痛 研究小津的專家佐藤忠男(1930-)於小津辭世許多年之後這麼說: 我認為,日本最重要的導演是小津和溝口健二,他們在世界電影史上也是頂尖的。現在全世界有票房的電影當中,美國電影占了一半以上,最最賺錢的美國電影是把東西破壞掉,而小津的電影正好相反,他是把東西保存起來。所以人們懷念他,體會到他的價值。 佐藤說:「美國電影把東西破壞掉,小津的電影把東西保存起來。」又說:「黑澤明代表武士文化,小津代表的是平和的文化。」 而德國大導演溫德斯也推崇小津: 對我來說,小津的作品代表著「電影藝術失去的天堂」。我敬仰他,電影史上最聖潔和虔誠的寶藏。如果我來定義,電影是為什麼發明的,我將這麼回答:「為了產生一部像小津電影那樣的作品。」他的電影為什麼如此珍貴和惟一?極度精簡所有的形式,集中到電影語言最基本的元素(一個主體,沒有鏡頭移動),小津的電影總是在敍說同樣簡單的故事,總是同一類型的角色,幾乎總在同一處地點:東京。 但在這些推崇的紀念中,對小津的評論與懷念卻大多難掩感傷的基調。誠如黃建業所指出: 對於大部分小津迷而言,他最讓人動容之處,乃在影片中細緻的人際關係掌握及社會變動中倫理無聲無色地解體的創痛。 溫德斯也說: 四十年來他記錄著日本日常生活的轉變。除了幾部早期的作品,他的主題總是圍繞「日本家庭」。他的電影中傳統生活緩慢地、差不多不可覺察地沒落,同樣記錄著日本文化的衰落。 上述這種感傷的回顧,深入而精準,值得本文進一步推敲與分析。正是來自強烈而令人不安的對比,四十年之後我們已經意識到一股瀰漫無能為力的悲劇感與命運感,也就是一種喚不回「家庭存有」的失落感受。如果說海德格的一生是為西方「遺忘存有」(oblivion of being)的不幸而奮戰,小津的一生則是為東方「遺忘家庭」的不幸而奮戰。就某個意義而言,海德格所關注的「存有」(the ques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Being)與小津所關注的「家庭」,乃至像錢穆先生傾注一生對遺忘孔子與《論語》的不幸而奮戰,這些都可以視為是人渴望與某種整體原型合一的不同表達。而經過多年研究之後筆者認為小津電影特別想表達的是存在於「家庭」與「自然」與「社會」三者和合統一的「原型辯證觀」。可以這麼推想:那就是捨此「家庭的原型觀」之外,要挽救瀰漫無能為力的悲劇感與命運感已別無他途。對小津而言,只有由「一己之於家庭」為一切人文意義的原型與核心來做為起點,乃是其他途徑所無法取代的選擇。因此本文重心將定位在小津電影中家庭「原型辯證」意義的彰顯,並希望能從中對當今臺灣乃至中國,普遍失落於家庭與婚姻的不幸者與徬徨者提供來自小津電影的一些啟發。 二、本文的進路 從1929年開始,年輕的小津在「庶民劇」(melodrama)方面開始顯露他的才華,專門拍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