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课件】0 景观艺术构景手法
园林艺术原理与设计 3 景观艺术构景手法 3.1 景观及其特征 3.2 景观艺术构景手法 3.1 景观及其特征 3.1.1 景观与视觉感知 景观 风景 景观的特征:图形性 象征性 功能内容 思想感受 感知途径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景观欣赏 与人和空间有关 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四维(五维)空间关系。 动态欣赏与静态欣赏 小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苏州网师园 大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苏州拙政园 静态景观构成 动态景观构成 动静交呈 “园林景观中,静寓动中,动由静出,其变化之 多,造景之妙,层出不穷,所谓通其变,则成天 下之文。静做亭中,行云流水,鸟飞花落,皆动 也。舟行人游,而山石树木,则有静止者。止水 静,游鱼动,动静交织,自成佳趣。故以静观 动,以动观静 则景出” 《说园》 陈从周 景观的视觉条件 实物高度 H 观看者与实体之间的距离 D 游人所在位置 观赏点 观赏视距: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D) 视距与视力的关系 D=20~30M 清晰看见景物的细部与质感 D=31~100M 看清景物的体量和全貌 D=101~600M 看清景物的整体层次与轮廓 D=601~1200M 看清人的存在 D1200M 景物模糊,虚渺 人的最佳视域 垂直视角130度 正常静观视场 水平视角160度 若头部不转动,则 垂直明视角度为26~30度 水平明视角度为45度 D/H与观赏效果 垂直视角 观赏效果 D/H1 45度 能看清物体细部 观景有局促、压迫感 D/H=1 =45度 近赏景物的界限 看见景物全高 D/H=2 =27度 很好的观赏点 可获得紧凑的景观效果 D/H=3 =18度 能较好观察景物的景物 的整体 空间舒朗、开阔 D/H4 景物逐渐疏远 D/H与空间感受 (两个实体高度H及其间距D之间的关系与 空间给人的不同感受) D/H1 产生内聚,安定又不致压抑的感觉 1D/H2 内聚向心的空间 D/H3 两实体排斥,空间离散 失去围合感 视点高低与景观效果 俯视深远 平视平远 仰视高远 平视观赏:视线平望向前(水平深度) 气氛平静 深远 安宁 不易疲劳 仰视观赏:视点在景物下方或视点距离很近 气氛雄伟 庄严 紧张 景物高度感染力强 俯视观赏:景物在视点下方 空间垂直深度感 平视鸟瞰与俯视鸟瞰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 山,谓之平远。 《林泉高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共21张ppt).pptx
- T梁预制及架设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doc VIP
- 《浙江省城市轨道交通100kmh AH型电客车架修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招聘社区工作者18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杭州西奥电梯有机房客梯使用维护说明书.docx
- 江西中烟工业公司笔试试题2025.docx VIP
- 《GB/T 40484-2021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pdf
- 《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最终版.docx VIP
- 88J14-4(2006) 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