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诊治 汕头大学医学院ppt课件.ppt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诊治 汕头大学医学院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诊治 汕头大学医学院ppt课件

治疗 (一)诱导缓解:强烈联合化疗是提高ANLL“CR”率的关键 “DA”3+7 “CR”60-70% “HA”9+7 DAE,DAT或HAD 再提高“CR”率10%→80%,且一疗程“CR”率↑,长期DFS从30%提高到50% DNR 30-40mg/m2/次?3 Ara-c200mg/m2/天?7 6TG 76mg/m2/天?7 HRT 3-4mg/m2/天?9天 Ara-c 200mg/m2/天?7天 (3)对有肺部低氧表现和(或)有脑部症状者,有条件的单位应做交换输血或白细胞去除、血浆置换 (4)预防细胞溶解引起的高尿酸血症 初诊时CNSL的治疗: 在进行诱导化疗的同时,三联鞘注第1周3次,第2,3周各2次,第4周1次,共8次。然后在完成早期强化治疗后做颅脑放疗18Gy,作完放疗后不能再作HD-MTX+CF治疗 ,但后三联鞘注每8周1次,直至终止治疗。 初诊时睾丸白血病(TL)的治疗: 若是单侧TL,也可作双侧睾丸放疗(因为目前尚无作单侧睾丸放疗的方法)或病侧睾丸切除,在作TL治疗的同时继续进行巩固、髓外白血病防治和早期强化治疗。 支持治疗及积极防治感染要点 尽可能清除急、慢性感染灶,对疑似结核病者需用抗痨等保护性治疗。 加强营养,不能进食或进食极少者可用静脉营养,加强口腔、皮肤和肛周的清洁护理,加强保护隔离,预防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强烈化疗期间可酌情用成分输血,用少浆红细胞悬液或单采血小板悬液,有条件者还可预防性地用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还可酌情应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M-CSF)等。 预防性应用SMZco25mg/(kg./d),每周连用3天,并积极治疗细菌、病毒、深部真菌及卡氏肺囊虫肺炎等感染。 预防高尿酸血症: 在诱导化疗期充分水化及碱化尿液, WBC>25×109/L要同时服用别嘌呤醇200-300mg/(m2.d)共5-7天。 化疗注意事项 每一个疗程化疗完成后,一旦血象恢复(WBC≥3×109/L,ANC>1.5 ×109/L),肝肾功能无异常,须及时作下一阶段化疗,尽量缩短2个疗程之间间隙时间(一般是2-3周); 每一个化疗疗程中,一旦疗程未完成或出 现WBC低下,尤其是诱导过程中出现骨髓 抑制时,不能轻易终止化疗,应该在作积 极支持治疗的同时,继续完成化疗。 维持化疗期间,尤其是维持化疗早期,应根据WBC控制在3×109/L,ANC1-1.5 ×109/L,及时调整MTX和6-MP的剂量,若WBC始终大于4×109/L,不能下降者,易复发,若ANC过早或长时间<1×109/L,则易发生严重感染。 在化疗过程中,一旦出现严重感染,应减缓或暂时中断化疗,待积极控制感染后继续尽快完成化疗。 遇严重出血时,及时大力止血,注意防治DIC,血小板极低(小于20×109/L)时,及时输注足量单采血小板悬液,以免发生致死性颅内出血; 每一疗程前后必须检查肝肾功能,尤其是HD-MTX和HD-Ara-c治疗,肝肾功能异常时,须及时积极治疗,以期尽早恢复; 在缓解后的治疗过程中,如遇不能用与化疗相关,感染相关解释的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和(或)血小板低下时并迟迟不能恢复者,要警惕早期复发,应及时作骨髓涂片检查,追查原因,不能盲目等待延长休疗时间; 用DNR前后必须作心电图检查,注意维护心功能正常,为预防不可逆性的心肌毒副作用,须密切观察DNR累积量不超过360mg/m2。小于2岁,不能超过300mg/m2 , CTX累计剂量最好不大于3.0g/m2 ,以预防继发性肿瘤和影响生育功能。 儿童ALL-BFM方案研究进展 ALL-BFM指德国柏林-法兰克福-蒙斯特(Berlin-Frankfurt Minster,BFM)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研究协作组的简称。近30年来,这协作组对儿童ALL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提出了对早期治疗反应的预后意义,对儿童ALL的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将研究进展分述如下。 诊断 形态:外周血涂片有幼稚细胞、BM幼稚细胞不少于25% CNSL:WBC>5个/ul,涂片幼稚细胞 CT:颅内浸润 免疫分型:EGLL建议 细胞遗传学:t(9;22)、 t(4;11),预后不好 幼稚细胞DNA指数(DI)=1.16为界 (DI)= G0/G1期细胞同正常细胞的比率) RT-PCR、BCR-ABL(+)2年生存率53%,RT-PCR、BCR-ABL(-) 2年生存率76%,差异显著。 临床分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