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珠学号696800226.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秀珠  學號696800226 《三音節連續上聲變調及特例研究》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漢語是聲調的語言,每一個漢字都有固定的聲調(本調),但在語流中聲調的調值可能產生不同的變化(變調),在漢語的四聲當中,以多音節上聲的變調最不容易掌握,因此以漢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常常發生洋腔怪調的現象。連續幾個上聲在一起出現時,依照句子的內部結構,最後劃分成兩個音節組或是三的音節組。 兩個音節組的變調規律,語音學界的觀點基本上已有共識。但是三個音節組的上聲變調規律就各家的觀點不同了。有趣的是同學〈管韻〉曾經問老師[小米酒]應該是念[xi3om0ji]還是[xi2om0ji]?無獨有偶的在找資料時看到中國的學者〈王晶〉發現,參加語音試驗的人員在讀[小母狗]的這個短語時,有的受試者念[xi3om/g#u]也有受試者念[xi2om/g#u]同樣產生變調的疑惑。接著在電玩遊戲網站看到日本進口遊戲光碟[鬼武者]應該念[gu0w/zh7]還是[gu-w/zh7]同樣的引起電玩者討論。因此本文針對連續三個音節的上聲變調,試圖找到答案解釋以上的問題。 二、文獻探討:   三個上聲字連讀時,由於連續變調沒有一定的規律性,因此有學者把連讀變因分為兩種:一種是不自由的連讀音變,只要出現音變條件出現,就必然產生音變現象。另一種是自由的連讀音變,雖然出現了音變條件,但是並不一定產生音變現象,是變不變都可以的或是只是在某種特殊情形下的特例。而且認為這樣的處理不只對語音實驗教學有好處,對如何解釋由連讀音變產生的某些語言現象,也會有一定的幫助(林燾.1990)。但是以語音學來看,這是一個找不到三個上聲連續變調規律暫時的妥協辦法,並沒有對特殊的連讀變音原因加以規範,所以不是解決三個上聲連續變調的根本辦法。   從三聲變調的生理屬性(自然性)來看,當三個上聲字連讀時,由於連續變調在語流中的動態組合,往往涉及語音、語義、語法、認知等各個層面。先從三音節上聲的特殊性來看,語流中不能出現兩個以上的低調素,調素脫落的事實是語流中相對時間的限制,使得上聲的聲調[214:]不能完全的實現,只實現部分上聲語音[21:]、[14:]。這是發聲器官在不產生歧義的原則下自然的省力現象。(林華1998)。漢語的四聲當中,上聲是低降升調從中底部開始降到最低點,再升高到中間位置,四聲中只有上聲是低調,其他的聲調則為高調,而且在上聲所需要的發音時間是最長的(鄭錦全1973)。因為上聲與上聲連讀時,理論上要求聲帶在發完低音節後,聲帶仍保持放鬆(非自然)狀態接著發第二音節,用趙元任先生(1968)的話說就是:「第三聲到了最低的時候,嗓子就有一點兒比較緊的狀態,聽得出嗓子有點兒卡那種作用。」這種放鬆狀態的持續在生理上是比較困難和拗口的,因此該狀態不容易持久,於是聲調自然上揚,變調就自然發生了。 對於三個音節上聲變調後的調值研究仍眾說紛紜,以趙元任把調值分成五等分,從1至5,分別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縱軸表示音高程度,橫軸表示音長時間。上聲變調後調值是陽平的[35:](國音學、鄭錦全、董同龢).還是[24:](邢福義),或是[24:]和[44:](林燾1990)或是前半上[21:]、[211:]或是後半上[14:](葉明德)。 不僅僅是調值方面在語言學的著作裏可以知道學者專家看法歧異,就連變調後是變成半上(上聲的一半)、或是二聲或是一聲也是各說各話無法統一,看來上聲三字組不僅可以變成陽、陽、上(223)。或是陽、陰、上(213)。或是半上、陽、上。(胡炳忠1977. 陳曼西1997.徐世榮1978)。會有這樣的現象發生主要原因是聲調的聽覺辨識依據是什麼?如果以聽辨實驗的方法,例如:(買馬、埋馬)、(有井、油井)結果發現受試者無法分辨都在那兒猜,既然是猜的就說明這些沒有音位上的區別,因此在上聲前面由上聲變出來的聲調就用陽平來表示(王士元1983)。 本文只研究改變了調值的上聲變調,暫將半上(上聲的一半),不管是[21:]還是[211:]….都當成上聲調類,是上聲的同位音。二聲與變調三聲雖然有差異,但差異並不大,並且在聽覺上很難將變調後得到的二聲[24:]、[14:和正常二聲 [35:]區分出來。因此本文採用變調的以[ˊ]和未變調的本調以[ˇ]來標示。   對於三音節連續上聲變調的規律,相關的文獻探討可大略可分為下列幾派:   一派是主張上聲變調與速度有關,變調的範疇在不同的速度下變調應用的範圍也不同。速度愈快,變調範疇愈大;在非常快速之下,除了最後音節外,全部音節都會變調。(鄭錦全1973.徐世榮1980.)。    還有一派認為:不管遇到的是兩上、三上還是多的上聲的相連,末尾的上聲不變調前面的上聲都變成陽平。(陳曼西19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