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道路纵断面设计pt模版课件
第4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 基本概念与术语 道路纵坡 竖曲线 平纵线形组合 纵断面设计和纵断面图 待求桩号处的切线高程 K1+240 H1= 1854.236 –(22.5 – 6.113)×0.054=1853.351 K1+260 H1= 1854.236 +(22.5 – 18.887)×0.035=1854.362 2、计算设计高程 待求桩号处纵距(改正值) K1+240 K1+260 待求桩号处的设计高程: K1+240 H = 1853.351 – 0.004 = 1853.347 米 K1+260 H = 1854.362 – 0.036 = 1854.326 米 在实际工作中,上述计算过程用表格形式来完成。 表头如下: 桩号 坡度/坡长 竖曲线要素 未设竖曲线的设计高 改正值 改正后的设计高 桩号依次向下排列 坡度坡长变坡点桩号高程 RTE 对应各桩号切线高程 竖曲线范围内桩号的纵距 对应各桩号的设计高 三、竖曲线最小半径 这是对竖曲线半径作出的限制。 竖曲线最小半径要满足: (1)缓和行车冲击(径向的超重、减重不要剧烈); (2)行车时间不应少于3 s; (3)满足行车视距。 §4 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 一、组合设计的原则 (1)自然地诱导驾驶员视线,保持视觉连续性; (2)平纵线形技术指标大小均衡,保持视觉和心理协调; (3)合成坡度组合得当,有利行车和排水; (4)注重与道路周围景观的配合。 二、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1)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平包竖 组合原则: 1、竖曲线与平曲线重合,且平曲线比竖曲线稍长,即“平包竖”。 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中间最理想。 2、竖曲线与平曲线半径大小保持均衡:根据经验,当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时,竖曲线半径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即可获得线形的均衡性。 3、不要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 4、在一个平曲线范围内应避免多个竖曲线,反之亦然。 5、避免变坡点设在反向曲线拐点处。 (2)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平面直线段不宜设置多次变坡,避免出现驼峰、凹陷、跳跃等使视觉中断的线形。 (3) 线形与景观的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 a)应在道路的规划、选线、设计、施工全过程中重视景观要求,尤其在规划和选线阶段,比如对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区、文物保护区等景点和其它特殊地区,一般以绕避为主。 b)尽量少破坏沿线自然景观,避免深挖高填。 c)应能提供视野的多样性,力求与周围的风景自然地融为一体。 d)不得已时,可采用修整、植草皮、种树等措施加以补救。 e)条件允许时,以适当放缓边坡或将其变坡点修整圆滑,以使边坡接近于自然地面形状,增进路容美观。 f)应进行综合绿化处理,避免形式和内容上的单一化,将绿化视作引导视线、点缀风景以及改造环境的一种技术措施进行专门设计。 g)指导思想是重视沿线自然景观、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和再造。 §5 道路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纵断面设计应服从上位依据(总规、控规、可研、初设等业已批准的高程),根据所处的工作阶段取得可靠的定线依据; (2)满足纵断面设计的技术标准,满足等级要求; (3)纵断面线形平顺,坡段平缓,起伏小、少; (4)填挖少,工程量省,填挖基本平衡; (5)路基稳定; (6)基本满足沿途道路控制标高。道路控制标高是: a)起点、终点、沿途街坊地面、交叉口、出入口、广场、建筑物地坪、铁路道口、桥涵; b)由设计洪水位确定的路面高程、桥面高程; c)通航河流要满足桥下净空高度的要求; d)旧路改造时的原有路面高程; e)垭口。 (7)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8)保证市政管线的埋设、使用。管线覆土最小厚度0.7m。有时排水管控制了道路高程。 二、纵断面设计成果 (一)纵断面设计图 1、纵断面设计步骤 (1)绘制纵、横断面图 在A3图幅的坐标纸上绘制中线地面高程点并连线,形成纵断面地面线;绘制平面线形示意图,以利进行平纵组合;写出桩号及对应的地面原始高程。 在A3图幅的坐标纸上绘制各桩号横断面地面线,形成横断面图。 高程 米 地质情况 坡度/坡长 填 挖 地面高程 设计高程 里程桩号 平 曲 线 ×××设计院 三角田—猛龙二级公路 路线纵断面设计图 设计 复核 审核 图号 SIII-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检修-第一章-无人机系统概述.pptx VIP
- 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docx
- T_CEIAESD 1005—2022_防静电不发火地坪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2021-2022年度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聘任制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考试最新复习资料.doc VIP
- _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评估案例.pdf VIP
- 2024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及答案简答题、论述题.docx VIP
- AI赋能教师专题培训:AI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即兴伴奏与弹唱2》课件——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中小调式副三和弦的应用.pptx VIP
-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