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推拿》讲稿ppt课件
针灸与推拿学;课程结构与课时安排;第一次课;1,针灸学发展历史:
历代重要针灸文献:
1,春秋战国—《灵枢》又称《针经》
2,两晋——皇浦谧著《针灸甲乙经》最早针灸学专著
3,北宋——王唯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最早铜人针灸模型
4,明代——杨继洲著《针灸大成》系统总结明代以前针灸理论
5,清代——李学川著《针灸逢源》确定人体腧穴361个
;2,经络的含义:
1),经脉与络脉的总称
2),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分布在人体的深部。络脉是经络系统的分支,网络全身分布在人体的体表。
3),沟通人体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运行气血的径路。
3,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系统: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3)十二经别
4)十二经筋 5)十二皮部
络脉系统:1)十五络脉 2)孙络 3)浮络
经脉系统的主体:
1)十二经脉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2)奇经八脉
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经 络 系 统 简 表;5,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2),运行气血,营养周身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6,经络的病理变化:传注病邪,反映病侯
7,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辩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
一、经络是以神经系统为主要基础,包括血管、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的人体功能调节系统。
二、经络是独立于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已知结构之外而与之又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功能调节系统。
三、经络可能是既包括已知结构,也包括未知结构的综合功能调节系统。 ; 第二次课
要求:
1??掌握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与操作方法
2,熟悉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走向
3,熟悉常用穴位的归经
内容:
一,手三阴经:
1,手太阴肺经—列缺
2,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3,手少阴心经----神门
;列缺 Lieque LU7;
作用:祛风宣肺,通络止痛。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颈项强痛,牙痛。 ;作用:祛风宣肺,通络止痛。
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颈项强痛,牙痛。 ;应用:
肺系病——伤风咳嗽配合谷、风门、风池。
咽喉痛、咳嗽配照海。
头项疾病——头痛,颈项强痛配后溪。口眼歪斜配地仓。 (《资生经》:口歪,列缺、地仓)
操作: 向上斜刺0.5~0.8寸。
备考:手太阴之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
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照海通阴跷脉,合于肺系、咽喉、胸膈。 ;内关 Neiguan PC6;功效:宁心安神,镇静止痛,理气和中。 主治:1、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痛、心悸。 2、精神、神经系统病证:癫痫、热病、 失眠、眩晕、偏头痛。 3、消化系统病证:胃痛、呕吐、呃逆。 4、呼吸系统病证:胸闷、胸痛。 5、临床急救穴之一。;1、对心率的双向调节作用。2、对心功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3、缓解心绞痛。4、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5、对抢救过敏性休克由显著疗效。; 神门 Shenmen HT7;应用:
失眠配安眠、三阴交。
癫狂配后溪、冲阳。(《大成》:发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神门、后溪、冲阳)
心痛(心绞痛)配内关、心俞。
惊悸、怔忡配支正。(《大成》:惊悸呕血及怔忡,神门、支正何堪缺)
操作:直刺0.2~0.5寸。
备考:输穴,原穴;二,手三阳经:
1,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曲池,肩隅,迎香
2,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翳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