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病的治疗》课件
颈椎病的治疗
卢洁
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椎间关节的退变刺激或压迫其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肌肉等组织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一、生理解剖
颈椎有7块椎骨,是
人体脊柱中最小的椎骨
。典型的椎骨由前方的
椎体和后部的椎弓构成,
椎体和椎弓围成一孔,
称为椎孔。椎孔相连
成一管,称为椎管,
容纳脊髓和神经根及其
被膜。椎动脉、椎静脉
及交感神经走行于颈椎
横突孔。
1、2、7颈椎形态
结构特殊,属于特殊
颈椎;3、4、5、6
具有椎骨的共同结构,
为普通颈椎。
椎体呈椭圆形,
上面横径凹陷,上位
颈椎位于下位颈椎的
凹陷处,互相嵌入,
增强颈椎的稳定性。
椎体借椎间盘和
前、后纵韧带紧密
连结。
椎板间有黄韧带
连结。棘突间有
棘间韧带。棘突尖
有纵行的棘上韧带。
颈部有项韧带。
椎动脉是由锁骨
下动脉左右各发出
一支,从第6颈椎
横突孔进入后沿
各横突孔上行,
至环椎侧块有一个
迂曲,然后进入大脑
汇合成基底动脉,
主要支配大脑后1/3
与小脑。
二、发病机制
1、颈椎的退行性变:椎间盘退行性变、骨质增生;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项韧带的钙化
2、慢性劳损:不良的睡眠方式;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精神状态异常
3、头颈部外伤
4、血管因素:血管动力学异常、动脉硬化性改变、血管变异;脊髓血管受刺激或压迫
5、咽喉部炎症
6、颈椎的先天性畸形
三、临床分型
常分成的类型:
神经根型
椎动脉型
脊髓型
交感型
混合型
神经根型
头、颈、肩、上胸背臂痛或串麻,累及运动障碍,与颈脊神经分布相一致。
颈椎僵硬,活动受限,头后仰压颈试验阳性,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部分患者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X片显示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增生,相应节段有时出现项韧带钙化。
椎动脉型
眩晕与体位有关,多在起床、卧倒、翻身、转头时突然发生,持续时间短者数秒至数十秒,长者可达几小时到一两天,可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呕吐、猝倒、持物落地等症状。
本型颈椎病往往与动脉硬化有关,可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头后仰旋颈试验阳性。
X线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椎动脉血管彩超可见椎动脉血流速度变慢。
交感型
症状多种多样,常有头晕(与体位无关,往往上午轻,下午重),眼皮睁不动,眼球发胀,视物模糊、耳鸣、咽感异常,颈项不适易疲劳、失眠多梦、易出汗,情绪易激动,心慌胸闷。如表现在上肢,可出现手臂肿胀麻木发凉、肩臂痛、活动受限。
头后仰压颈试验阳性,颈活动不受限,旋颈试验阴性。
X线可见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颈椎滑脱(颈5多见)。
脊髓型
早期表现肢体沉重乏力,行走不稳,活动不灵,有时自觉下肢有烧灼感、麻木。同时常伴有排便困难、眩晕;晚期出现截瘫、四肢瘫等;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
病变平面以下肢体肌张力增加,肌力减退,腱反射亢进,浅感觉减退。出现霍夫曼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
X线可见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可能出现椎管狭窄。CT、MRI可见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或骨质增生压迫脊髓。
混合型
具有两型以上的症状、体征。
其他
颈型:症状仅限于颈部,以颈痛为主。
食管型:表现为吞咽困难,系椎体前缘增生刺激或压迫食管所致。
四、治疗
1、局部制动休息
颈椎病症状严重者,应注意适当休息,特别是脊髓型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选择颈托保护颈部。
2、理疗疗法
常用的方法有:
低中频电疗
高频电疗
超声波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3、牵引疗法
颌枕带牵引:坐位或卧位下,一般从4-6Kg开始,可按体重的1/8-1/12计算,大约15-30分钟,每日1次,20-30次为一个疗程。但脊髓型颈椎病慎用。
4、手法治疗
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能使部分患者较快缓解症状,但脊髓型颈椎病应慎重采用。
如按摩舒筋法、推拿手法、旋转复位手法。
5、针灸疗法
取穴: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
针刺夹脊穴使针与皮肤呈75°,针尖向脊柱方向刺入,可刺入0.5-2.5寸左右,待有麻胀感时即停止进针。
针刺得气后,用脉冲电针仪,将电夹左右交叉连接在夹脊穴的针柄上,用疏波,电流量由小至大,通电30分钟,每日1次。
6、运动疗法
颈背部肌肉锻炼
颈部关节活动功能练习
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7、药物治疗
解痉镇痛类药:布洛芬,扶他林
神经营养类药:VitB1,VitB6,VitB12,神经生长因子
血管扩张类药:川芎嗪,前列地尔(脊髓型、椎A型选用)
外用类药:酊剂,舒活精(促进循环舒筋作用)
激素类药: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可选用,颈椎病不选用,内服无效)
8、手术
适应症:
症状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而经系统非手术治疗3-6个月以上无效者;
病史虽短,但疼痛剧烈,已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者;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明显受压者,应及时手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