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结直肠癌》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肠癌结直肠癌》ppt课件

大肠癌(结、直肠癌);前 言;迄今大肠癌的“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远不如人意。本来,根据目前外科技术和放化疗条件,大肠癌完全可以争取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表明,I期结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II期者为68.4%,III期者为39.7%,IV期仅为10.2%,事实上,临床所见I期病人仅10%左右。误诊漏诊情况十分严重,据文献资料统计大肠癌的误诊率达60%~70%,约64%~85%的病人经历6个月以上才获得正确诊断,以致相当多病人失去治愈机会。在治疗上,虽然公认大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方案尚未统一;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尚未规范。以致于各地各单位大肠癌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诊治方面尚且如此,更说不上预防和康复。为此,应有更多的学术交流,统一认识,取长补短,提高技术,造福病人。;一、流行病学和病因学;1、从全世界范围看,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结肠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世界上也有不少国家及地区大肠癌的发病部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原来直肠癌多于结肠癌而变为结肠癌多于直肠癌。 (1)大肠癌是欧美发达国家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病谱和死亡谱上均居第三位。从全世界范围看,我国为大肠癌低发地区,但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结肠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目前,大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五位常见恶性肿瘤,在大城市增幅更快。 ;2、流行特征 (1)时间趋势 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以发病率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只有极个别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而同期直肠癌的发病率大多略有升高或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2)地区分布 世界各地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美国、加拿大、丹麦、卢森堡等西欧及北美发达国家是大肠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发病率高达35-50/10万,东欧等地区的发病率为20—30/10万;目前,在美国,大肠癌患者死亡率仅次于第一位的肺癌、位居恶性肿瘤第二位。一些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或城市(如日本、丹麦、英格兰与威尔士和香港地区等)及以色列犹太人的发病率居中;亚洲、非洲和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的发病率最低。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地理分布特征为:沿海东部地区比内陆西北地区高发,其中最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高,城市较农村高,大城市又较小城市高。该分布特征同样表明大肠癌发病与地区经济、生活习惯、膳食结构等因素相关。 ;(3)移民因素 从移民因素看,中国和日本大肠癌发病率低于美国,但移居到美国后,其第二代发病率明显上升,接近于当地居民,且发病部位与分布也与当地居民相似。在进行了大量移民流行病学研究后证实,就大肠癌病因学而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环境因素而非遗传因素。移居美国的第一代与第二代日本移民患大肠癌的机会是生活在本土的日本人的2.5倍。移居美国的中国移民大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明显高于中国居民,而与美国居民相接近。 ;(4)宗教因素 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第七日安息会教徒(the Seventh Day Adventists) 以素食为主,其大肠癌的死亡率比该地区的一般人群低60%。同样,美国的摩门教徒(该教徒吃肉,同时也吃较多的谷物、面类食品),他们的大肠癌发病率也比其他的人群低。在印度孟买,多吃肉类食品的袄教徒(Parsees)大肠癌的发病率比食素的印度教徒(Hindus)高。宗教因素的研究反映出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对结直肠癌发病的影响。;(5)解剖部位分布 在大肠癌高发地区,以乙状结肠与上段直肠(包括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较多见。高发区与低发区大肠癌不同解剖部位的比例大致相同,而差异较大的是低发地区乙状结肠癌发病率较低;与此相反,低发地区的右半结肠癌比例较高。这就提示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结肠癌的致病因素可能有所差异。下段直肠癌差异较大,提示影响不同部位直肠癌的发病因素也可能不同。;二、致病因素研究;1、危险因素的确立 1980年至今,在大肠癌高发现场嘉善县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大肠癌的高危因素为:肠息肉史、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精神刺激史、饮不洁水史、阑尾手术史和家族肿瘤史等。其中大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16.78%±6.20%,比无大肠癌家族史的健康人高1.68倍。 ;2、遗传易感性高危因素 (1)遗传性大肠癌 约有三分之一的大肠癌与遗传相关,其中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幼年性息肉综合征、Turcot综合征、Gardner综合征、遗传相关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则较为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