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相障碍诊断时机》课件
双相谱系障碍对心境稳定剂的应答预测 应答良好(GR)N=18 应答不佳(PR)N=41 法国国家研究(EPIDEP) N=452 MDE pts 根据DSM-IV排除双相和抗抑郁导致的躁狂发作患者 256例单相抑郁,59例曾接受心境稳定剂; HAMD-29评分条目 PR GR P 条目“不合群” 3.1 (0.7) 2.6 (1.1) 0.040 条目“躯体性焦虑” 2.2 (0.8) 1.7 (0.7) 0.035 条目“激越” 0.7 (0.8) 1.3 (1.2) 0.024 因素“体重减低” 0.9 (0.6) 1.0 (0.6) ns 因素“饮食过量” 0.4 (0.7) 0.2 (0.6) ns 因素“失眠” 1.2 (0.6) 1.4 (0.4) ns 因素“睡眠过多” 0.2 (0.5) 0.2 (0.6) ns 因素“悲伤-愧疚” 2.9 (0.5) 2.6 (0.5) 0.025 因素“迟滞-疲乏” 1.7 (0.6) 1.4 (0.5) 0.023 对MS不同应答的重度抑郁患者临床特征 研究结论: 对心境稳定剂应答良好的临床特征是使用心境稳定剂年龄低、间歇期长、既往抑郁发作少、发作时间短和唤起型抑郁; 唤起型抑郁(悲伤-愧疚强度更高、不合群和迟滞更低,激越更高)提示双极性,提示双相混合状态; 抗抑郁药物不能长期使用,应尽早使用心境稳定剂; 这是一项中立的回顾性研究,旨在观察心境稳定剂对双相谱系障碍(环性气质、情感旺盛和轻躁狂发作的疗效) Hantouch EG et al.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5( 84 ):243–249 非三环类药物较三环类转相比例低 转相患者: 抗抑郁药物治疗时间更长、种类更多、症状严重性更严重、抑郁病程更长 转相因素 TCA非TCA(转躁率:36%:17%) 女性男性 不同抗抑郁药物诱导转相的频率 阿米替林?丙咪嗪多塞平地昔帕明米安舍林马普替林曲唑酮 Iwona, et al. Neuropsychobiology 2009;59:12–16 伴或不伴转相的抑郁发作的抗抑郁治疗 治疗组和分期 躁狂次数 躁狂率 风险比 95%CI P 抗抑郁药物联合心境稳定剂(N=1,641) 0-3个月 未用抗抑郁药物 67 0.041 0.79 0.54, 1.15 0.214 使用抗抑郁药物 59 0.036 3-9个月 未用抗抑郁药物 106 0.065 0.63 0.42, 0.93 0.020 使用抗抑郁药物 49 0.030 抗抑郁药物单药治疗(N=1,117) 0-3个月 未用抗抑郁药物 7 0.006 2.83 1.12, 7.19 0.028 使用抗抑郁药物 17 0.015 3-9个月 未用抗抑郁药物 11 0.010 0.71 0.23, 2.26 0.567 使用抗抑郁药物 7 0.006 双相障碍患者避免单用抗抑郁药物 Alexander Viktorin,et al. Am J Psychiatry 2014; 171:1067–1073 这项研究应用瑞典注册数据库,识别3,240例以抗抑郁药物起始治疗,既往一年无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双相患者,对个体进行回归分析,比较抗抑郁药物治疗不同时期躁狂发生率。 1.既往抗抑郁治疗反应阳性史的患者,双相Ⅰ或Ⅱ型抑郁发作可辅助使用抗抑郁药物; 2. 对精神运动激越或快速循环背景下伴发两种或以上核心躁狂症状的急性双相Ⅰ或Ⅱ型抑郁发作,应避免辅助使用抗抑郁药物 其他意见 13.12 86.88 必要的/ 重要的 其他意见 11.47 88.53 必要的/重要的 Pacchiarotti I, et al, AJP, 2013 国际双相障碍联盟双相障碍抗抑郁药物使用工作报告 - 双相抑郁急性期治疗抗抑郁剂使用 1. 双相Ⅰ型患者应避免单用抗抑郁药物; 2. 伴两种或以上核心躁狂症状,应避免抗抑郁药物单用; 其他意见 8.20 91.80 必要的/ 重要的 其他意见 14.76 85.24 必要的/ 重要的 Pacchiarotti I, et al, AJP, 2013 国际双相障碍联盟双相障碍抗抑郁药物使用工作报告 -抗抑郁剂单药治疗 1. 应密切监控使用抗抑郁药物的双相患者(轻)躁狂体征和精神运动激越增多,如出现应停用; 2. 既往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有躁狂、轻躁狂或混合发作史,不鼓励使用抗抑郁药物; 其他意见 6.56 93.44 必要的/ 重要的 其他意见 16.39 83.61 必要的/ 重要的 3. 心境极度不稳定或有快速循环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抗抑郁药物; 其他意见 14.75 85.25 必要的/ 重要的 Pacchiarotti I, et al, AJP, 2013 国际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