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ppt课件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 是指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Bartlett 将其定义为伴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而发生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有700 多种药物可引起腹泻,其中25 %为抗生素。AAD 的发病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种类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5 %~25 %。 ;病因和发病机制; 1.1 肠道菌群紊乱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是引起腹泻最主要的病因。Ⅰ度失调是抗生素抑制或杀灭一部分细菌,而促进了另一部分细菌的生长,这就造成了某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在组成上和数量上的异常变化或移位,在诱发原因去掉后可逆转为正常比例;Ⅱ度失调是不可逆的比例失调,在Ⅰ度失调基础上菌群由生理波动转为病理波动;Ⅲ度失调表现为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份被抑制,只有少数机会菌逐渐成为优势状态。肠道菌群紊乱时益生菌数量明显下降,条件致病菌数量异常增多,肠道粘膜屏障损伤,消化吸收代谢受到影响,从而导致AAD。总之,抗生素使肠道菌群紊乱是A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1.2 抗生素干扰糖和胆汁酸代谢
抗生素的使用,肠道生理性细菌明显减少,使多糖发酵成短链脂肪酸减少,未经发酵的多糖不易被吸收,滞留于肠道而引起渗透性腹泻;抗生素应用后使具有去羟基作用的细菌数量减少,特别是具有7α?去羟基功能的细菌数量很低时,致使鹅脱氧胆酸的浓度增加,强烈刺激大肠分泌,常继发分泌性腹泻。; 1.3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
抗生素所致的变态反应、毒性作用可直接引起肠粘膜损害和肠上皮纤毛萎缩,引起细胞内酶(双糖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某些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是胃动素受体的激动剂,而胃动素为胃肠肽,可以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肠蠕动改变,导致腹泻、肠痉挛和呕吐。 ; AAD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其临床症状可轻可重。轻型患者仅表现解稀便2~3次/d,持续时间短,没有因腹泻而发生中毒症状,该型属于Ⅰ度~轻Ⅱ度肠道菌群失调,易被临床医师忽视。 ;中等型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在Ⅱ度和Ⅱ度以上,临床腹泻次数较多,可以合并肠道机会菌感染,大便可出现红、白细胞,值得注意的是该型易被诊断为感染性腹泻而不断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其结果导致抗生素与腹泻形成恶性循环,病情发展。 ;重型患者指在严重肠道菌群紊乱基础上往往继发有特殊条件致病菌感染,其临床症状重,常腹泻水样便10~20次/d,假膜性肠炎(PMC)大便中可见漂浮的假膜,可伴发热、腹部不适、里急后重。少数极其严重者除有腹泻外还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质血症或败血症等,甚至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而表现高热、恶心呕吐及肠鸣音减弱,胃肠功能衰竭,此时腹泻可能停止,也可能发生肠穿孔。 ; 抗生素使用时间越长、联合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腹泻的发生率越高,高级广谱抗生素种类越多,引起腹泻的危险性越高; ;(2)医疗操作、检查和各种治疗措施,特别是有肠道损伤性检查、治疗措施越多,引起AAD发生的机会越大; ;(3)大便常规及普通培养的非特异性可使本病早期被误诊为一般的肠炎或菌痢,继续使用原先药物或加用针对杆菌的抗生素从而使腹泻加重。是否继发有病原感染和何种病原感染也是决定AAD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3.1 大便常规检查
一般病例无异常发现,较严重的病例可出现白细胞或红细胞,继发霉菌感染时也可直接发现病原。 ; (1)大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观察法 (2)肠道各种细菌定量培养法。近年不断兴起和逐渐开展使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分析肠道菌群为诊断肠道菌群紊乱和AAD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如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PCR温度梯度凝胶电泳(PCR?TGGE)、基因芯片等。 ;
为确定AAD有无机会菌(如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沙门菌等)感染,应将患者的粪便作厌氧菌培养以获得机会菌优势生长的证据,尤其对怀疑PMC的病例应至少送2份粪便标本。 ;
确诊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CDAD)通常需要采用组织培养法(CCNA)。CCNA可以检测出低至1 pg的毒素,被公认为是检测难辨梭菌毒素的金标准,但是CCNA费时且复杂,故在临床实施困难。 ;3.3 针对继发细菌感染的特定检查
目前检测大便CD毒素A、B则成为快速诊断CDAD的主要手段。临床上广泛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腹泻患者CD毒素A、B。ELISA 毒素A+B在大便培养结果出来前,具有100%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作为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 ;3.4 其他相关检查
结肠镜检查、腹部立位平片、腹部CT;4.1 无腹泻患者诊断
在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并能排除基础疾病或其它相关原因所致的腹泻,此情况均要考虑AAD诊断;若同时有肠道菌群紊乱证据,则诊断AAD基本成立。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2024)湘艺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GB_T 19923-202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pdf VIP
- 五年级上册语文每日词语默写单1-4单元.pdf VIP
- 2024年福州左海高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智能仓储管理教学能力比赛教案.pdf
- 2024年广东省专升本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7257.pdf VIP
- 教学能力比赛《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标准.pdf VIP
- 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docx VIP
- 生态―经济视角下生态危机根源的文化探讨.doc VIP
- 高级职称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材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