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描述第7章储层非均质性研究ppt课件.ppt

油藏描述第7章储层非均质性研究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藏描述第7章储层非均质性研究ppt课件

二、层间非均质性 是对一套砂、泥岩间互的含油气层系的总体描述,重点突出层间非均质性。包括各种环境的砂体在剖面上交互出现的规律性,以及作为隔层的泥质岩类的发育和分布规律等,是决定开发层系、分层开采工艺技术等重大开发战略的依据。 沉积旋回性 2. 分层系数 3. 砂岩密度 4.夹层频数 5.有效厚度系数 6.平均砂层厚度 7. 各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1. 沉积旋回性 沉积旋回性,是不同成因,不同性质储层砂体和非储层夹层按一定规律叠置的表现,是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的沉积成因。 沉积成因命名 如水进旋回,水退旋回等。 (2) 依据储层粒度命名 正旋回:由下向上变细,物性变小,厚度变薄; 反旋回:由上向下变细,物性变小,厚度变薄; 复合旋回:正、反旋回的不同组合。 2. 分层系数 指被描述层系内砂层的层数。以平均单井钻遇砂层层数表示(钻遇砂层总层数/统计井)。一般来说分层系数愈大,层间非均质性愈严重。 3. 砂岩密度 垂向剖面上砂岩总厚度与地层总厚度之比,以%表示。 4.夹层频数(F) 为单位有效厚度(he)内的夹层数(N)。即 反映储层内非渗透夹层的发育程度。其变化范围为F ≥0,夹层越多,说明非均质性越强,夹层数接近于0,储层均质。 5.有效厚度系数(C0) 为有效厚度与砂层厚度的比值。 该系数反映砂岩内部含油的饱满程度。其变化范围为0Ce≤1。数值越接近1,储层越均质,反之,数值越小,非均质性越强。 6.平均砂层厚度(H) 小层或油组内平均单砂层厚度,为砂层总厚度(Hi)与其总层数(N)的比值。即 反映砂体的分散程度。该数值越小,说明砂层越分散。非均质性越强,数值越大,说明储层越均质。 7. 各砂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1)各砂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 其中: 式中: ── 一定井段内渗透率 平均值; n ── 一定井段内砂层数; hi ── 第i个砂层的厚度; Ki ── 第i个砂层的渗透率。 (2)渗透率级差(NK) 一定井段内渗透率最大值与最小值(Kmin)之比值。即 (3)突进系数(非均质系数) (SK) 一定井段内渗透率极大值(Kmax)与其平均值( )的比值。即 8.层间隔层   层间隔层是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的另一侧面,它对流体运动能起隔挡作用。碎屑岩储层中的隔层以泥质岩类为主,也包括少量蒸发岩和其它岩类。主要描述:   (1) 隔层的岩石类型(岩性);   (2) 隔层在剖面上的分布(位置);   (3) 隔层的厚度及其在平面上的变化。 9.构造裂缝   (1)构造裂缝在不同岩性,不同厚度储层中的产状;   (2)构造裂缝在不同岩性,不同厚度储层中的密度、规模、开启程度及充填物等;   (3)构造裂缝与泥质隔层的关系,即构造裂缝的穿层程度;   (4)潜在裂缝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生活家饮食保健孕期选择食用油的学问邢台市第四病院罕见护理应急预案猪气喘病综合防制技术动物营养系列理想蛋白与氨基酸模式的研究进展皮肤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我国有关食物添加剂营养强化剂食物新资本的治理律例与标准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意义 研究储层非均质性是精细油藏描述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揭示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非均质性特征,揭示砂体展布、连通程度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划分开发层系,选择注采系统,预测产能,为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第一节 储层非均质性概念 第二节 储层非均质性描述 第三节 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 第一节 储层非均质性概念 一、储层非均质性概念 二、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 一、储层非均质性概念 1. 储层非均质性 主要是指岩性、物性、含油性以及砂体连通程度在纵横方向上的变化。 2.层内非均质性 是指单砂层垂向上储层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的变化,是控制和影响一个单砂层垂向上注入剂波及体积的关键因素。 3.平面非均质性 是指同一储层在不同位置的储层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的变化,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注入剂的平面波及程度。 4.层间非均质性 是指某一单元(合采小层、油组)内层与层之间储层性质的变化。层间非均质性研究是选择开发层系、分层开采工艺技术等重大开发战略的依据。 5.微观非均质性 微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微观孔道内影响流体流动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孔隙、喉道的分布、孔隙结构、填隙物及碎屑颗粒等的差异。 二、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参数   1.变异系数:样本标准偏差与其平均值的比值。   2.级差:样本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值。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