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挺子宫脱垂ppt课件
阴 挺
(子宫脱垂)
概 念
妇女子宫下脱,甚则挺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前者为子宫脱垂,后者为阴道壁膨出,统称阴挺,又称“阴菌”、“阴脱”。因多发在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本节着重论述子宫脱垂。
本病始见于《针灸甲乙经•妇人杂病》:“妇人阴挺出,四肢淫泺,身闷,照海主之。” 隋代《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四•阴挺下脱候》提出了阴挺的病因病机为“胞络损伤,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亦有因产而用力偃气而阴下脱者。”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前阴类》描述了阴挺的临床特征为“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数寸”,提出治疗以“升补元气,固涩真阴为主”,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
西医学之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可参照本病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虚下陷与肾虚不固致胞络损伤,不能提摄子宫。
1.气虚 :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或产时损伤,或产后过早操劳负重,或长期咳嗽等,以致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不能提摄,故阴挺下脱。
2.肾虚 :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年老体弱,肾气亏虚,以致胞络损伤,子宫虚冷,摄纳无力,亦令下脱。
子宫脱出阴户之外,摩擦损伤,则邪气入侵,湿热下注,可致溃烂者。
诊断要点
1.病史 :有分娩损伤史,或产后过早操劳负重,或长期咳嗽、便秘史。
2.症状 :阴道有物下坠,甚则脱出阴道口外(图11-1),站立过久或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多可回纳。伴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严重者常伴有排尿困难、便秘、遗尿。暴露在外的宫颈和阴道壁可发生溃疡出血,或有脓性分泌物。
3.妇科检查 :根据患者平卧并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的程度,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Ⅰ度:轻型 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重型 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宫颈。
Ⅱ度:轻型 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 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
III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鉴别诊断
主要与宫颈延长、宫颈息肉或肌瘤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从宫颈脱出者相鉴别。
辨证论治
本病以虚为本,有气虚、肾虚之别,可兼有湿热之标证。在治法上应按“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的原则,以益气升提,补肾固脱为主。兼湿热者,佐以清热利湿,并配合局部外治。去湿热后,仍需补气扶正以固本。
1、气虚证
主要证候:子宫下坠或脱出于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气少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证候分析:脾主中气,脾虚则中气不足,气陷于下,提系无力,故子宫脱垂,小腹下坠;脾主四肢,脾虚中阳不振,则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下元气虚则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浊下注,则带下量多,质清稀;舌淡苔薄,脉虚细,均为气虚之象。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方见月经不调)加川断、金樱子。
若兼湿热,带下量多,色黄质粘腻,有臭气者,可加黄柏、败酱草、薏苡仁以清热利湿。
2、肾虚证
主要证候:子宫下脱,腰膝酸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证候分析:肾藏精而系胞,肾虚则冲任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子宫脱出,腰酸腿软,小腹下坠;肾与膀胱相表里,肾虚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肾精不足,清窍失养,故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均为肾虚所致
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方药:大补元煎(方见月经不调)加金樱子、芡实、鹿角霜、紫河车。
若命门火衰,元气不足者,可酌加补骨脂、肉桂以温补命门。
若子宫下脱日久,出现红肿溃烂,黄水淋沥,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有臭气,发热口渴,小便黄赤,灼热而痛等湿热症状,轻者可于前方加黄柏、苍术、土茯苓、车前子等,以清利湿热;重者应首先清利湿热,用龙胆泻肝汤(方见月经前后诸症)。待湿去热清,再扶正固本。
其他疗法
1.针灸
2.外洗
3.盆底肌肉锻炼,收缩肛提肌,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4.子宫托
5.手术治疗
1.针灸
体针取百会、气海、维胞、子宫、三阴交,脾虚配足三里,肾虚配太溪。用补法,并灸。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耳针取内生殖器、皮质下、脾俞、肾俞。每次选2-3穴,10次为一疗程。
2.外洗
(1)丹参、五倍子、诃子肉煎水熏洗。
(2)蛇床子、乌梅煎水熏洗。
(3)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蛇床子、黄连、苦参、黄柏、枯矾,煎水熏洗坐浴。用于阴挺兼湿热下注者。
3.盆底肌肉锻炼,收缩肛提肌,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4.子宫托
适用于I度与II度子宫脱垂。将环状子宫托放入阴道内,早上放入,晚上自行取出,清水洗净抹干保存。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停放。
5.手术治疗
经上述治疗无效者,按子宫脱垂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视觉 第7章 摄像机成像模型.ppt VIP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docx
- 宠物医院一例猫血栓诊治方案.pdf VIP
- 史铁生的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育才集团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doc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2章平行线 ---纸片翻折问题 专题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01(江西专用,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_第十四章)【含答案】.docx
- 介绍信 接洽函.docx VIP
- 2025年-2025秋形势与政策课件携手周边国家共创美好未来.pdf
- 第05讲 平行线中的翻折问题解题技巧(含解析)-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常考点.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