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缺血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老年缺血性肠炎的诊断和治疗;定义;分型;病因及发病机制 ;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部位:肠系膜上动脉近腹主动脉处 ,不仅是栓塞好发部位,也是肠系膜动脉血栓容易形成之处 。
如发生过程较慢,由于侧枝循环的建立,可以毫无症状。
肠系膜下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闭塞,多见于老年人,由于侧枝供应丰富,很少有症状
肠道粘膜及粘膜下的小血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管腔变小,也可因炎性反应导致闭塞,而发生肠缺血
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夹层动脉瘤、系统性血管炎、口服避孕药、红细胞增多症或高凝状态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多为继发性
病因:门脉高压症造成的肠系膜上静脉血流滞缓,形成静脉血栓;手术创伤、腹腔化脓性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某些药物如可卡因、麦角胺、雌激素、苯丙胺、洋地黄、加压素以及口服避孕药等造成的高凝状态均可以导致血栓形成 ;;;临床特点 ;;;;;非坏疽型
该型肠壁损害多可逆 ,呈自限性,多发于老年人,常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
典型临床表现 :突然腹痛,多偏左侧,24小时内出现腹泻和血便。腹部体征不明显,部分可在病变部位有压痛和肌紧张,多数患者2~3天内病情好转,症状消失,不复发。 ;坏疽型
此型少见,肠壁全层坏死,损害多为不可逆。亦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突然发病,腹痛迅速扩散至全腹,可出现大量血便,早期即出现休克和毒血症征状,有腹膜炎体征者,常需手术治疗,预后差。 ;诊断 ;;结肠镜
是诊断的主要手段。
缺血发生7天以内,可见肠壁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常伴有纵行溃疡和多发性不规则溃疡,有时可见全周性溃疡。
8~14天,一过型可呈显著治愈倾向,见轻度发红和纵行溃疡瘢痕或仅存少许活动性溃疡;而狭窄型则可见明显发红和水肿,活动性纵行溃疡或多发性小溃疡。
; 至15天以后,一过型可完全正常,或仅残存少许发红或接近愈合的纵行溃疡;而狭窄型患者肠管明显狭窄,并有出血、水肿和活动性纵行溃疡。如能早期进行组织活检,可有助于诊断
;血管造影及超声
DSA被认为是诊断小肠缺血的金标准 。通过选择性肠系???动脉内注射造影剂。可以显示病变部位、缺血程度及侧枝循环等情况,同时可以血管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缺点是造影剂具有潜在的肾毒性,并不是每个医院都可以进行,而且增加了患者X线暴露时间。 ;腹部B超可提示小肠壁弥漫或不规则增厚、肠管扩张、腹腔积液以及病变肠段的大致部位。多普勒超声智能、只能显示肠系膜大血管分支的病变,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腹部CT及MRI
是简单易行的诊断手段 。CT显示无特异性,可见节段性肠壁增厚、呈靶征样粘膜下水肿、腹水,也可见到局部强化不明显的缺血肠管。肠道感染及肠梗阻时亦可见上述征象 。
多层螺旋CT进行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术(CTA)可显示腹主动脉扭曲、管壁粥样斑块生成及局部肠系膜动脉小分支狭窄变细;亦可见到肠壁内气囊肿或门静脉积气,肠气囊肿表现为肠壁内存在有小气泡或条状积气,此征象常在起病12~18小时后出现。 ;MRI血管成像特异性和敏感性与CT相似,但无放射性是其优点 ;荧光检测
主要用在手术中判断缺血肠壁的生存力,从决定切除肠管的范围 。由于低氧,肠壁微血管渗透性增加,将结合荧光素的钠盐注入静脉,该荧光素会漏出血管壁而出现在组织间隙,此时使用一种特殊的萤光镜可以检测到该荧光,根据漏出程度来判定肠壁生存力。此方法较临床上依据肠壁颜色、蠕动等方法更准确,但其判断依赖于检测医生的经验水平。 ;其他血清标志物
血清中淀粉酶、肌酸激酶可以升高,无特异性。可以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尤以乳酸增多有意义。另有报道D二聚体、a-谷胱甘肽-S-转移酶升高,亦有助于诊断缺血性肠炎。 ;治疗 ;;如灌注无效,血管造影证实存在血管闭塞或血栓形成的病例,应及时行手术取栓、血管重建术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切除坏死肠段。术后需要继续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再次形成。
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性肠缺血,应寻找有无血液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以阻止缺血性肠病的复发。在无症状患者中,抗凝治疗需要维持3~6个月。有研究显示,快速肝素化及华发令抗凝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此外,凝血机制异常及房颤患者可能需要终生抗凝治疗。 ;少数暴发性缺血性肠炎出现坏疽或肠穿孔,需要急诊手术探查,切除坏死肠段,在一部分患者中,缺血性结肠炎不能完全恢复,而进展为慢性节段性肠炎或狭窄。如果症状持续2~3周,则需要切除部分结肠;如果缺血性狭窄无症状,由于部分患者可在12~24个月内恢复,因此需进一步观察。 ;总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