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化学调控-光电催化协同方法与环境污染物高效降解机制-同济大学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公示
界面吸附-电化学调控-光电催化协同方法与环境污染物高效降解机制
同济大学
三、项目简介:
环境有机污染物普遍存在低浓度、高毒性的特点,如何有效实现较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及高效氧化,是环境化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该成果针对环境中低浓度高毒性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如何增强低浓度污染物在催化微界面的有效吸附以及如何实现低浓度高毒性目标污染物在催化电极材料上的高效氧化,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特征结构的环境污染物光电催化吸附微界面的原位化学设计思想和构筑手段,设计制备了一系列结构可控、性能优异的光电催化剂,获得了高性能光电催化电极界面的多角度、多层次表面电荷调控方法,实现了多种特征环境污染物的高效光电协同催化氧化,解决了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高效氧化的难题,为环境有机污染物光电催化界面的设计和电荷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主要发现点如下:
1. 提出了一系列特征结构的环境污染物光电催化吸附微界面的原位化学设计思想和构筑手段,构建了3D有序大孔结构、表面亲疏水调控等具有优异建立了污染物的吸附增强-和高效氧化的新方法,。
2. 了光电催化界面亲疏水性和表面电荷数目等界面特性对于环境有机污染物吸附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通过对光电催化界面催化活性物质种类、微观结构和表面亲疏水能力的调控-电化学调控-光电催化协同方法
3.结合光电催化分子机制、中间产物分子动力学研究等手段,揭示了光电催化界面的电荷调控机理及光电协同实现污染物高效氧化的机制。探索光生电子和空穴在施加电位调控时的传递和反应机理,利用光电一体化的协同机制实现对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的有效抑制,同时提高光电催化界面对污染物的催化能力,并对协同作用的机理进行合理的阐述,为光电协同技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方向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10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Environ. Sci. Technol、J. Phys. Chem. C、Biomaterial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环境化学领域权威期刊SCI总引达748次,单篇SCI最高100次,SCI篇均引74次。?
成果完成人员名单
(此表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由填报单位负责)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技术职称 文化程度 是否留学归国 工作单位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1
赵国华 男 1965.10 正高 博士研究生 是 同济大学 项目学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统筹、组建团队及实施。对于1、2、3发现点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7、8、9、10代表性论文的通讯作者在本项目中,了利用原位化学手段构筑环境污染物光电催化吸附微界面,建立了污染物的富集-吸附增强和高效氧化的新方法;。 2
男 1960.10 正高 博士研究生 是 同济大学 主要学术骨干,对主要发现点做出了贡献,是代表性论文。在本项目中,水热法制备固定在不同孔隙率的活性炭颗粒(TiO2 / AC)上的复合光催化剂TiO进一步讨论了吸附与TiO2光催化协同效应的机理 3
刘梅川 女 1978.07 副高 博士研究生 是 同济大学 参与了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对主要发现点1、2做出了贡献。是代表性论文中37、9的完成者之一。 4
张亚男 女 1980.12 副高 博士研究生 否 同济大学 参与了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对主要发现点1、3做出了贡献。是代表性论文中10的完成者之一。 5
男 1974.03 副高 博士研究生 否 同济大学 参与了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对主要发现点2、3做出了贡献。是代表性论文中37的完成者之一。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序号 论文、专著 名称/刊名/作者 影响因子 年(卷):页码 发表
年月 通讯作者/第一作者
(中文名) CI引用
总次数 是否国内完成 1 Fabrication and electrochemical treatment application of a novel lead dioxide anode with superhydrophohic surfaces, high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and oxidation capabil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Guohua Zhao*, Yonggang Zhang, Yanzhu Lei, Baoying Lv, Junxia Gao, Yanan Zhang, Dongming Li 6.653 2010;44(5):1754-9 2010.01 赵国华/赵国华 91 是 2 Degradation of methy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简单答案).pdf VIP
-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必修一、四全册导学案.pdf VIP
- 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1 第五版 配套课件.ppt VIP
-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docx VIP
- 3at断路器-产品介绍.pptx VIP
-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吉利帝豪EV450)JL450-教学课件2.2 交流充电口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pdf VIP
-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高中英语课件学好英语的方法.ppt VIP
- 航道工程测量方案.docx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2019期末考试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