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ppt课件

儿童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此定义提出了健康的三个要素:1、无躯体疾病;2、无心理疾病;3、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健康必须包括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部分。 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时期,心理卫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儿童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互协调、适度发展、相对稳定,并与客观环境相适应的状态。 ;!;!!;病与非病三原则;心理健康水平 ;马斯洛的心理健康标准;什么情况下需要找心理医生 ;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的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有严重影响的因素:;令人担忧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问题的背后, 几乎都能够找到家庭教育的影子;性情暴躁/急躁;支配欲强/专制;脆弱、情绪波动大、神经质;淡漠/冷淡/不善于情感交流;焦虑/不自信/完美主义;“依恋理论” ;亲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回避型/平淡型:约38%婴儿属于这一类型。母亲的在场或不在场对婴儿似乎并无明显影响。母婴在一起时,婴儿独自玩耍,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和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不予理睬,有时也会走近母亲以示欢迎,但却又很快表现出对母亲的回避,婴儿总是避免着与母亲目光及身体接触,对母亲的拥抱亲热行为报以淡漠的表情。婴儿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就象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这类婴儿实际上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又称无依恋的婴儿。; 反抗型:反抗型依恋婴儿对母亲的依恋是矛盾的,他们不管母亲是否在身边,经常发生强烈的不安和哭闹,母亲要离开时,婴儿显得警惕并表现出极度的反抗,母亲离开后,更是大哭大闹,那怕只是短暂的离开。而当母亲回来,婴儿强烈地要求母亲抱,但又不能视母亲为安全的基地,刚抱起来又挣扎着要下来,反抗与母亲的接触,似乎在对母亲发脾气和抗议。痛苦情绪并不能因母亲的到来而迅速地消除。这类婴儿在陌生环境缺乏探索行为,并有较多的啼哭,婴儿不敢独自玩耍,不敢离开母亲。这类婴儿又称矛盾型。约占17% ;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相关,不安全依恋及其相??因素似乎是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 母亲与儿童之间的和睦关系对儿童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的负效用;同时儿童的攻击和破坏行为反过来影响亲子关系的和睦。 安全依恋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有同情心 ;怎样建立理想的“安全型”依恋;对于所有0-18岁孩子的父母;无条件积极关注;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鼓励为主,奖惩得当 ;父母心理健康的标准 喜欢而且经常与孩子接近。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乐于和孩子一起解决困难。 善于和孩子交流,能和孩子沟通思想感情。 能根据孩子的发展程度提出合理要求,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能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民主家庭,有家规可循。 父母心理平衡,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身作则,行为端正,有知识,有修养。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和青春期方面的心理问题 不随和、孤僻、性行为不正常 个性与人格方面的心理问题 独断、专横、猜疑、固执 特种心理问题 口吃、夜惊、梦游、神游、异食、厌食 严重心理失常 强迫症、轻度精神疾病、性变态、反社会情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