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南江市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瑛(上).docVIP

追记南江市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瑛(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追记南江市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瑛(上)

追记南江县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上) 镌刻于大巴山的忠诚 记者 张欢 照片上的她,系着红色的丝巾,温和地笑着,是那么的秀丽温婉,文静祥和。 这是那个被人们传颂,顽强不屈的“拼命三郎”吗? 这是那个被人们铭记,无私无畏的“铁娘子”吗?? 这是我两年前见到的那个她吗? 闭上双眼,两年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娇小的个头,精致的装束,温和的笑容。然而,当握着她的手时,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种坚定和力量。 没错,就是她———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 睁开眼,目光再次触及她的笑容,我的视线模糊了。 47岁的她,用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她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不会屈服于病魔,还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2006年10月,我去四川采访,与王瑛初次见面。她,齐耳的短发,微弯的刘海,精致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展颜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我怎么也无法将这美丽的女子与肺癌晚期患者联系在一起。我一时语塞,感觉任何安慰和鼓励都是多余。细心的王瑛似乎有所察觉,她笑眯眯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用那川味十足的普通话说:“我不会屈服于病魔,还有好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与王瑛匆匆一别就是两年。这两年中,我总会在不经意间想起她,并坚信奇迹会在她身上发生。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突袭四川等省。我不禁想到了王瑛,她怎么样了? 那时的王瑛,正在重庆接受治疗,她也体会到了强烈的震感。 南江震情严重吗?倒没倒房子?老百姓怎么样?病床上的王瑛担心不已。 用自己的手机打不通、用丈夫的手机打不通、用司机的手机还是打不通……她如坐针毡,一遍又一遍地往县里打电话。 ?晚上十一点,电话终于通了,王瑛了解了南江的灾情后,要求立即成立县纪委监察局抗震救灾应急机构,严肃工作纪律,所有纪检监察干部立即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当把所有的工作安排好以后,她才想起给巴中的老母亲打去电话。 有人撕心裂肺地哭喊,有人被埋在废墟下痛苦地呻吟……第二天,电视机前的王瑛再也坐不住了:“我必须到最危险、最困难、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毅然拔下针头,王瑛不顾病痛、不听劝阻,拖着羸弱的身体赶了500多公里的山路回到了南江。 余震不断、碎石滑落……来不及休息,顾不上危险,身体虚弱、不断咳嗽的王瑛带领县纪委监察局的同志们踏着瓦砾碎石,用最短的时间来到了燕山、高塔、八庙等乡镇。组织转移安置群众,一户一户核查灾情,帮助房屋倒塌的农户搭建帐篷……这样“连轴转”地抗震救灾,王瑛一干就停不下来。 7月,正值“双抢”的农忙季节,炎炎烈日,酷暑难当。余震不断来袭,燕山乡田里小麦还没收割,可是这里的青壮劳力还在外打工,家里就留着老人和小孩。王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可决定着村民们一年的收成啊!她立即组织县纪委监察局和燕山乡的纪检监察干部,帮助农户抢收抢种。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她便在田里忙活了。她割麦子的动作很慢,却非常认真专注,豆大的汗珠从她的额头上往下淌,皮肤也被晒得红红的,可她还是每天坚持着。”南江县监察局副局长何勇强忍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说起了当时的场景,“太阳这么毒,我们七尺男儿个个都累得不想动,可是看着她拖着柔弱的身躯,还带着重病干这么苦的活,心里真不是滋味,一方面替她担心,怕她经不起这种强度的辛苦,另一方面又惊讶,不知道她这么小的个子是怎么撑过来的。” 极度的劳累使王瑛的病情迅速恶化,她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咳嗽不止、大汗淋漓。同事们心疼她,劝她好好休息,可她就是放心不下,始终坚守在“前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灾区群众心上。 灾后重建期间,资金物资使用量更大、涉及领域和环节更多、时间跨度更长、监督检查任务更艰巨……身体极度虚弱的王瑛多次召开会议,周密安排加强对抗震救灾款物使用的监督管理,制定了相关纪律规定。 村级党风廉政建设督查员被发动起来了,面向社会公开聘请的义务监督员行动起来了。他们深入重点部门、重点乡镇开展救灾款物专项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察局落实专人24小时接访,在重灾乡镇集中设立了现场投诉点,及时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 看到工作步入正轨,身体实在扛不住的王瑛才再次回到医院接受治疗。但她的心始终留在南江,留在遭受苦难的乡亲们身上,每次化疗结束,她都立刻赶回南江。有力的监管,确保了南江2.37亿元抗震救灾资金、32万套衣服、8000床棉被和2000吨其他救灾物资都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然而王瑛的病情却进一步恶化,癌细胞扩散全身,她已经被折磨得形销骨立。 2008年9月,一名肺癌专家来重庆会诊,对王瑛而言,这是一次极好的复诊机会。此时恰逢省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工作组前来检查指导工作,县委决定让王瑛去重庆复诊,由别的同志代她汇报工作,但王瑛却说:“我是纪委书记,全县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我最熟悉,我不能走。” 就这样,她放弃了最后一次可能延续生命的机会。 在每月一次的化疗当中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