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运动神经元病2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查房运动神经元病2ppt课件

一例运 动 神 经 元 病的护理查房 ;概述; 基本信息 患者言xx,男,51岁。患者2015年03月于河北省骨科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当时患者出院时神志清,语利,可见舌肌纤颤,足尖行走不能,屈颈及双下肢近端肌力3级,下肢远端4级,双上肢肌力5级,出院后给予药物控制病情。患者一月前开始双下肢不能行走,时有胸闷表现,伴咀嚼力量下降,偶有饮水呛咳。2015年8月5日下午患者突感胸闷加重,面色发绀,休息后可见暂时缓减,予晚夜间23:00来我院就诊。给予吸氧患者胸闷不能改善。拟“运动神经元病,肺部感染的可能”收住入院。;一般健康状况:既往有右侧肾癌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传染病史:否认肝炎史、否认结核史。 手术史:2011年行“右侧肾癌切除术”。 外伤史:否认外伤史。 输血史:否认输血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不详。;一般资料 职业:退休 民族:汉族 婚姻状况:已婚 文化程度:大学 宗教信仰:无 入院诊断:运动神经元病 入院时间:2015-08-05 23:00 入院方式:门诊 步行 过敏史:无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医保 体格检查 T:36.5 ℃ P:70 次/分 R:25 次/分 BP:140/92mmHg 神志:清 瞳孔:双侧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 体重:卧床 身高:170cm 意识:清楚 语言沟通:正常 四肢活动:双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1-2级,左下肢肌力1级 吞咽:正常 视力:近视 听力:正常 伤口:无 导管:无 疼痛程度:无痛 生活状况 饮食:普食 睡眠:正常 排尿:正常 排便:便秘 吸烟:无 饮酒:无 自理能力(?) 进食:自理 行走:协助 入厕:协助 上下床:协助 个人卫生:协助;辅助检查;诊疗计划;肌力分级;;运动神经元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以肌肉萎缩、肌无力等症状为最常见。如:说话不清,吞咽困难,活动困难、呼吸困难等等。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5%~10%的病者有家族史,称为家族性运动神经元疾病,近年来,在这组有家族史的运动神经元疾病病者中发现了过氧化物歧化酶的基因异常,并认为可能是该组疾病的发病原因,随着应用脊髓前角细胞主动免疫动物产生实验性运动神经元病模型,病人血清中和脑脊液中抗GM1抗体,抗钙离子通道抗体检出率增高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一定疗效以来,自身免疫机制的理论倍受人们注意。 ;什么引起了ALS ?; 本病的发病率在30岁后开始上升,发病风险高峰位于50-75岁之间,之后则逐渐下降。 家族性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散发性患者为56岁。 本病在男性中比女性中更为常见,男女比为1.2-1.5:1。 ;临床表现;临床上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类 幼年型远程肌肉萎缩症(JDSMA)?????以手掌远程肌肉萎缩为主,终其一生,也只是两手掌的肌肉萎缩,不会发展成全面的肌肉萎缩症。我国常称为平山病。 脊髓型肌肉萎缩(SMA) ????以手脚肢体渐行性肌肉萎缩为主,多半不会侵犯到呼吸及吞咽的肌肉,病程较长,不易有呼吸衰竭的问题,与遗传关系密切。 脊髓侧索硬化症(ALS/MND) ????这是最常见的运动神经元疾病,80%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属于这种类型,此型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种以四肢肌肉萎缩开始,再侵犯到吞咽呼吸的肌肉;另一种则以吞咽呼吸的肌肉萎缩开始,在扩散到四肢,此种运动神经元疾病来势汹汹,愈后较差。 下运动神经元症候群(LMN) ????以手脚肌肉萎缩为主,四肢肌腱反射正常或消失,患者体内能存在某种自体抗体如GMI等,属一种自体免疫疾病。利用化学治疗,血浆透析,对此型的运动神经元疾病或有帮忙。 ;临床特点;护理问题;护理问题;护理措施;P2 恐惧 焦虑:与患者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目标:焦虑恐惧程度缓解或减轻 1.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2.鼓励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3.保持病室内适宜的温度(18~20℃)和湿度(50% ~ 60%) 4.协助患者取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