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学:大建筑的衰亡_董豫赣.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与文学大建筑的衰亡董豫赣一、建筑的发端以文学为比喻,雨果认为建筑术的发端与文字的发端并无二致。首先是字母表。人们竖起一块石头,就如在石头上刻一个字母。每个字母都是一个象形文字,每个象形文字刻画出某个具体意义。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以及中国古文字里,就有一些文字直接以建筑为象形,如埃及文字里的锐角三角形就是一座方尖碑,而中国金文里的一个圆圈就是一堵围墙,它们分别是崇拜、防御这类单一意义的具体象形。然后人们构词。人们在石头上叠置石头,尝试一些单字的组合,在语言叫词语,在建筑叫结构。古埃及人用石头一层层叠加,砌筑了埃及壮阔而封闭的金字塔,同时,人们在神庙中尝试着将一根水平石条置于两根竖石之上,就构成了最古老的一种梁柱结构。这个时期,石头柱径相当粗大,柱子的间距也异常密集,结构所占据的空间,有时还要超过被它们支撑的空间,埃及神庙空间因此阴郁而森然。古希腊人虽然继承了这种梁柱体系,却尝试着消减它们过剩的结构尺度,并构建出希腊神庙楣梁建筑疏朗而典雅的气质。希伯来人在墓穴建造中另辟蹊径,他们尝试着以小块石头砌筑比梁柱结构跨越更大的拱券,这类用石块或砖砌成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后来成就了古罗马雄伟的输水道、斗兽场乃至万神庙的辉煌。回教国家将半圆形拱券修改成花式尖券——两个圆心或多个圆心构成的券,它们随着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战争被带到西欧,并以尖券的结构方式,将罗曼时期厚重而暗淡的基督教堂,改造为高耸而明亮的哥特教堂。二、建筑的象征有了字与词,书写开始。建筑从一一对应的象形字词,发展到复合表达的象征书写。要表达的思想越来越多,建筑就越来越消失在象征之下,如同树干匿形于自身的密枝浓叶之中,以至最初单义的纪念性建筑已难以容纳它们,它们勉为其难地表达着那些思想的象征。好在有宗教信仰的人们有的是时间与耐心,他们慢慢地完善他们的建筑术与对应的观念,直到他们可以用一种永恒的、可见的、可触摸的方式,把那些漂流不定的象征固定下来,直到可以在一个时代的总体观念的指导下,写成这些奇妙的石头史书。在建筑起始的观念里,圣言,不仅存在于这些建筑的庙堂里,而且圣言本身就化身为具体的建筑。金字塔本身就是法老的谶言,圣约柜也是一种建筑,所罗门的神庙不仅是圣书的装帧,它就是圣书本身。在这所庙宇的每一圈围墙上,祭司可以读到明白晓示的圣言,从一个殿堂到另一个殿堂他们追随着圣言的变化,直至在其最后的栖身之地,通过最具体的形式予以把握。按照所罗门神庙的图纸以及说明,似乎整个神庙的造型以及尺寸都符合犹太人与神的某种沟通需求,它们隐藏有神人之间的契约秘密,其图纸旁相关建筑尺度的数字72,正是上帝之名里字母所代表的数字总和。而卡塔尼奥彼得罗?卡塔尼奥为古老的《建筑学》著作所做的教堂图示,则出示了另一件证据——哥特以拉丁十字为平面图形的教堂空间,作为对上帝的献祭场所,自身就是上帝身躯的精确象征,教堂既可看作钉死基督的拉丁十字架的牺牲象征,也可看作与基督受难身体姿态最贴切的空间棺椁。就这样,圣言不仅仅蕴藏在建筑物中,建筑就是最古老的圣言本身,它们被修建,被理解,被阅读。这个时候,建筑与其象征观念间的对位如此精确,使得建筑难以被时间或技术所更改,它们是对各种信仰的忠实记载,它们坚定地拒绝变化,并构成了我们日后可以区别的各种民族的建筑特征。三、建筑的风格这些后来不幸被称为风格的特征,雨果将它们称为体系。在雨果可以想见的古代,他列举了建筑摇篮里曾诞生过的三种体系:埃及(希腊)建筑、印度(腓尼基建筑)以及罗曼建筑(哥特建筑)。在埃及建筑、印度建筑以及罗曼建筑里,人们可以清楚地区别出不同的权力象征:神权、种姓以及统一;而在希腊建筑、腓尼基建筑以及哥特建筑里,人们也同样可以发现:民主、公平与人性。在前一种建筑里,人们只能感觉到神父的存在,不管这个神父是叫婆罗门、法老还是教皇。而在民众建筑里,感觉就丰富一些:在希腊建筑里,人们感觉到自由;在腓尼基建筑里,人们感觉到商业;在哥特建筑里,雨果感觉到市民世俗的存在。雨果比较了这两类建筑的差异:神权建筑,本身以象征的方式,蕴藏了宗教或神权的秘密,它们都是晦涩的天书,唯有入教者才解其寓意。正因为神权建筑的任何形态,乃至任何变态畸形,都有一种精确的象征意义,这些意义,使它们不可侵犯,也不容变革——它们拒绝随时代与技术的变化而改变,通常会维持千年而少有变更;而那些属于民众的人神杂交的建筑——譬如希腊神庙或雨果认为的哥特教堂——虽然也产生于神圣的象征,但是它们已具有某种人性的东西,据说把它们与神圣的象征不断融合,就能产生一些任何灵魂、任何人的智慧和想象都能领悟的建筑物。正因其人神杂糅的杂交性格,它常常会因为世俗的变化而演变——夏特尔教堂立面两座风格迥异的塔楼是其变化的见证,它们具备稳定与变化、独创与多样、进步与保守的混合性格。按照雨果的谶言:小总会战胜大。世俗的权力将杀死宗教权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