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古人与马
蒙古人与马蒙古民族是世界上养马最多的民族,其养马的最终目的为以马代步。蒙古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一套科学的养马、套马、驯马、用马的生产技术,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和马本身的条件能训练出各种用途的马。蒙古人的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出征打仗都离不开马,他们充分利用马的力量、速度和灵性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套马套马是游牧民驯马的一种技能。原为牧民放马匹时的一种技能。该运动挥杆套马与绳索套马。挥杆套马是骑手持约3米的竹竿,竿顶扎一绳环,环的大小能套住马头为宜。绳索套马是骑手手持打着活结的绳索。运动开始时让烈马疾奔,众骑手纵马飞驰追赶,至适当距离时即迅速套马,以先套住马头、拉住烈马者为胜。来历牧民套牲口用的长木杆,一头拴着用皮绳做的活套,也叫套马杆子。一般用湿牛粪捂过的白桦木制成,是牧民牧马必备工具,一般长度为5米,大的有9米,也可用来套狼,这是套马杆最重要的一项作用。制作 1967年初冬我插队到了东乌珠穆沁旗阿斯冷土生产队。第二年,我当了马倌。既然当了马倌,套马杆就是身边不可少之物。 那时知青都“插包”(住进牧民家里),我住在牧民昂苏家,昂苏大哥是做皮活的高手,我跟着他,手艺日益长进,不但手中的套马杆越来越漂亮,马笼头、马嚼子、马鞭、马绊等皮活也都做得得心应手。 回过头来说说制作套马杆,先说选材,桦木做套马杆乃是万不得已之举,除了白蜡木是好材料,最常见的还是柳木。阿斯冷土生产队离山较远,地势平坦,沙包子里的柳树长得不高且枝桠多,不宜做套马杆。我只好到供销社去买木杆(不过货不多,货一到,很快就卖完了)。有时,我用羊皮和拉盐的车队换取套马杆。记得一根木杆一元多钱,一张羊皮大约值四五块钱,据此与拉盐车队以物易物,各取所需。有了木杆,就要加工了。用清水泡木杆是一个好办法,不过附近如果没有泡子,就不好办了。比较简单易行的还是用湿牛粪来捂木杆,木杆被捂得软了,有一定的湿度和弹性,再拿出来上夹具夹直。套马杆一般是“二接头”,即由两部分粘接而成,下段是较粗的主杆,上部是稍细的“肩杆”。因为只用一根木杆很难达到套马使用的理想长度(两丈左右),而且在使用中,万一套马失手,不得已扔了杆,被马踩踏,最多折断“肩杆”的部分,主杆通常安然无恙,只要换过“肩杆”即可重新使用。两根杆的结合部要分别削成榫口,用鳔胶贴紧粘牢,再用砂纸打磨光滑,让上下两部分浑然一体,呈流线型。又因为是两根拼接,木杆的色泽纹理难免互异,要用湿牛粪用力反复擦过,如同上色,不但颜色趋于一致,也显得厚重了。主杆和肩杆加工好后,最顶部要绑一根楠木梢(没有楠木梢时也用沙窝子里的细柳条子),楠木梢的前头再加上用来拴套马用的套索。套马时一抖竿头的楠木梢,套索被抛出去,正好勾住马头,是为最佳,如果“不幸”套到马的大脖子上,被马狂拽,就免不了撒手扔杆让当地牧民取笑。套马杆上最能展现每个马倌爱美之心的部位,大概是楠木梢的顶端了。从马尾巴上揪下一缕马尾,像编小辫儿一样把它编在楠木梢的顶端,当然要先在楠木梢上轻轻刻出槽痕,才能挂得住。中间留个扣让套索穿过,最后打成蝴蝶结,剪好后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蜻蜓站在竿头,轻轻颤动,煞是好看。驯马被驯为乘骑的马,典型地有一个强健的背,丰满匀称的躯体,长而倾斜的儃和肩,漂亮的姿势和几种步态(如慢步、小跑、慢跑)马镫马蹬是现代骑马必备的一种工具,使用时拴于马上,骑马者的脚部悬挂处。最早见于《南齐书》的记载,唐朝以后被广泛应用。马蹬由来 秦汉之际,更加灵活机动的骑兵逐渐取代了战车。至唐朝,骑兵成为主战兵种,用于大规模作战。唐王朝正是凭借强大的骑兵一举击败东西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浑等周边游牧民族,创造了农业民族大规模战胜游牧民族的战争奇迹。马蹬大多使用铁制成,为的是使马蹬更牢固,不被脱落。据漠北出土壁画等文物,匈奴人可能为最早使用马蹬的民族。马蹬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双手,骑兵始可以靠双脚控制平衡在马上冲、刺、劈、击,大大提升了骑兵战斗力,并可能依此击败欧洲人。西晋时有单蹬,东晋16国时有双蹬。 马蹬的用途 马蹬是匈奴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这之前,人对于马的操纵十分不便,一旦山路难走,双脚很难发力。在马蹬发明之前,骑手必须至少一手扶鞍鞯,即使发箭也只能一发,很难换剪枝,只能使用单手兵刃和轻型兵刃,双手刀、锤、斧等兵刃根本不能使用,这一时期骑兵除速度占优外,其战斗力是远不如脚踏实地的步兵的,所以在骑兵到达目的地后,往往下马作战。 马蹬发明之后,加上长筒靴的普及,让骑手可以摆脱马匹对手的限制,大大增加了双手在骑行中的作用,可以双手持兵器弓箭,战斗力大大增强,而在同时,中原地区却没有普及马蹬,因此匈奴骑兵战斗力十分惊人,对中原地区造成巨大的威胁。 除开作战之外,马蹬的作用也很明显。在没有鞍镫的时代,人们需要骑跨于裸马的背上,仅靠抓住缰绳或马鬃并用腿夹紧马腹使自己在马匹飞驰的时候不致摔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法奥机器人 FR5用户手册V3.3.2.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湖南省武冈市202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VIP
- 解读《GB_T 44304 - 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 压痕(IF)法》.docx VIP
- 小学数学新西师版二年级上册3.7 尺子乐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100t履带吊安装及拆除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物流园区安全管理手册.doc VIP
- 商务英语词汇大全最新完整版本.pdf VIP
- 毕业论文-基于Arduino的智能避障小车设计与实现.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