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前期有利后期有害
黄河前期有利,后期有害欧洲人说黄河是中国之害。其实也不尽然。据研究所得,黄河也曾有利于中国,亦曾撰了一篇几千字的《水利与水害》一文,当时人颇为欣赏。何以黄河有害却成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呢?其实,前期的黄河对中国有利,黄河到后期才对中国有害。黄河的水患据史籍记载,最早见于周定王五年时,即鲁宣公七年,此时进入春秋时代已有110年,当时黄河北岸有卫国。卫国是殷商的故墟,《诗经》上形容她“淇奥绿竹,淇上桑田,桧楫松舟,泉源考盘”,是一个美丽的水乡。春秋五十年左右,卫为狄所灭,由于狄不谙水利,黄河决堤频频,农田水利失修,故经常发生水患。到魏文侯时,有西门豹、史起等专家起来大修水利,使这一带的人民仍然可以安居乐业。至于历史上第二次的黄河迁徙,时在汉武帝元光三年,距周定王五年,已有440年。此次黄河所以发生水患的原因,是由于战国以来,各国的长期战争,大家竞筑堤防所致。汉代贾让曾说:“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当时齐、赵、魏各国竞相筑堤,使河水游荡无定,水去时固然成为肥美的耕田,大水时至则漂没而竞筑堤防以自救。此时亦有决水以浸敌国者。如赵肃侯决黄河之水以灌齐、魏的军队;梁惠成王时,楚国决黄河水以灌长垣;赵惠文王决黄河之水伐魏,造成水潦;秦时引黄河水灌大梁城,使城倾颓。此时亦有壅塞水源以害邻国者。《战国策》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故秦始皇主张“决通川防”。由于战国时期多战争,水利失修了,黄河河道被破坏了,遂造成了西汉时期的严重水患。要到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成功,从此黄河平息水患,达900年之久。由于此时期的政府对沟洫河渠,时有兴修,因此对北方的经济文物促成兴盛。此即黄河有利中国的实证。此后黄河造成水患,始于宋代,下溯至元、明、清三代而千年不绝。由于没有搞治河的工作,北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因此逐渐衰落。宋代之黄河水患,起因于唐代以后之藩镇割据。当时黄河水灾横亘千里,由于当时四分五裂的藩镇,大家尔虞我诈,互相掣肘,根本无法合力共治,只有任由河水溢决,迁移城邑以避之而已。因此,黄河下游两岸的农田水利在藩镇统治下,失修特多。又加上五代时,黄河两岸梁、唐对峙,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在梁贞明四年、龙德三年及唐同光二年,曾多次决河,到宋代时,黄河水患遂急剧发生,造成了黄河下游一二千里的河床,多次的迁徙。辽亡金兴以后,黄河仍常有溃决。元代黄河大决,河水遂自淮水流入海,造成此下之不利。水道的六次变迁自春秋到清末,黄河水道有六次重大的变迁。第一次发生于周定王五年,黄河在宿胥口决水,向东流丹漯川,到长寿津时又与漯川分别而行,与东北的漳水合流,经河北省的盐山县入海。《水经》上称之曰“大河故渎”。第二次发生于王莽始建国三年,此时距周定王五年已有672年。当时黄河主流迁徙至魏郡,经清河、平原、济南到千乘。到后汉永平十三年时,此时距王莽始建国三年已有59年,由王景修治黄河,成为黄河主流。《水经》上称为“河水”。第三次发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由于商胡决河,使黄河自永平十三年以来,平静了凡977年的河道又发生了突变。河水溃决造成新的河床,从而分成东、北两支。原来的是北流合永济渠至河北青县而入海;东流则合马颊河经无棣县而入海,是新流。有时北流开而东流闭,有时则东流开而北流闭。宋代人主张河水东流,可作防敌的国防线,北流则流经契丹,认为对宋不利。第四次是阳武故堤溃决,时为金章宗明昌五年,时距庆历八年已有146年。此时黄河大半之水经由泗水而进入淮河,此时北流仍通。第五次是距上次95年之后的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此时会通河成,河水往南,北流已微,到明代宏治中,筑断黄陵冈支渠,至是黄河之水全由淮河所承受,北流遂绝。明人防黄河北流,如防大盗,强制黄河向东南流,遂使黄河水患无法消弭。第六次在清咸丰三年时,此时距至元二十六年已有566年。当时黄河在近河南省兰封县西北地区的铜瓦厢溃决,黄河再改道北徙,从济水入海。今日津浦路经过的黄河铁桥即铜瓦厢溃决后的黄河流道,此后即无大水灾发生,证明黄河应向北流才对。大致来说,黄河的大水患多在宋以后。继续糜烂之区,面积达数千方里,凡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安徽、江苏各省,历遭河水肆虐,北方元气因而为之大伤。水患为何不绝?考宋以后黄河水患所以不绝,原因有下列几点:首先,黄河的正道因各种不相干的原因而被牺牲。宋时黄河之道有北流东流之分。自河南省的濮阳、河北省的大名入山东省的冠县、馆陶到河北省的清河,再入山东省的武城、德县至河北省的吴桥、天津诸地入海,谓之北流。导水东行者,即自河北省的清丰、朝城、清平、乐陵等县到无棣境内入海,谓之东流。本来北流是黄河古道,水流畅顺,且海口广深,但宋人恐契丹借北流为桥梁,守以州郡而使中国全失险阻,故绍圣诸大臣力主东流。至宋绍熙五年(金明昌五年)黄河在阳武决口,灌封丘而东流。此时黄河分两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南派由南清河入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模拟检测:专题5_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VIP
- Unit6大单元教学整体单元分析课件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ppt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docx
-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电预热安装施工工法(技术方案).pdf VIP
- 2014造口治疗师培训个案发展计划及产品册造口学校.pdf VIP
- 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制度.doc
- 2026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docx VIP
- 2024年9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州直遴选(事业单位考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2025年兵棋章节答案.docx VIP
- 酒店工程部计件量化方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