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备教导航高中语文课堂点拨时机探究辛立松点拨教学法创始人蔡
备教导航
高中语文课堂“点拨时机”探究
◎辛立松
“点拨教学法”创始人蔡澄清先生说,“点拨教学 法”既是教学思想,又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它的 基本特点就是“随机性”。“随机性”意味着某种程度 上,“点拨教学法”往往会遇到“点拨时机”的困扰。本 文通过修改“点拨时机”的定义,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与高 中语文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试图说明“点拨时机”存 在于收敛发散思维处与和谐冲突心理处。
一、点拨时机的内涵
“点拨教学法”是由蔡澄清先生在1982年《语文教 学通讯》第二期《重在点拨》一文中提出的,是在当时教 学改革实验遇到重大问题时的一种创设主张。在《重在点 拨》一文中,蔡澄清提出:“这条新路就是根据读写结 合、讲练结合的原则,运用‘点拨式’教学法。”[1]在之后 数年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操作中,点拨教学法成为了课堂教 学,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独特的、具有浓郁本 土性质的教学方法。
蔡澄清和陈军在一篇名为《论点拨之“时”》的文章 里说:“在一些文章里,我们始终强调点拨教学法既是教 学思想,又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特点就 是‘随机性’,即所谓的‘当点则点,当拨则拨’。”[2] 实际上,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何时该点?何时该 拨?“随机性”一词又有怎样的限制?往往令一些在教学 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难以理解。
其实,早在前两年,陈军先生在他的《点拨时机论》 里有着较为清楚的阐释:“点拨时机,也就是在点拨教学 中发现并利用的教学契机、教学最佳情境与状态。”[3]之 后,陈军先生分别从教学关系上分析了点拨教学中学生的 地位和教师的作用,并把“点拨时机”理解为:“依据科 学的教学思路,认清教材中特定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 的最佳状态中进行点拨教学的恰好时间和境遇。”[4]
对于这样的定义,笔者并无太大异议。但是其中一 句,即“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却令人颇有疑惑。学生学 习达到最佳状态可能涉及很多因素,比如说体能、清醒 度、预习情况以及知识的难度等。刚上完体育课的高中生 回答教室里,能否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下午第八、第九 节课的课堂,学生会不会因疲倦而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状 态?一部中长篇小说的节选内容,会不会因为学生预习不
够充分而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这都很难界定。但笔 者觉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课堂内对学生的点拨教学 应发生在一个必要的条件下,即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在 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无法达成学习目标之时。所以, 笔者大胆对陈军先生的定义作简要修改,希望能够使之完 善:点拨时机是指教师依据科学的教学思路,认清教材中 特定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无法达成学习目标时进行的点拨 教学时机。
二、点拨时机存在的阶段
(一)收敛发散思维处
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又称辐射思维、放 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 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 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常常训练学生 运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比如柳永的《雨霖铃》。
师:“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是如 何传达词人孤寂之情的?
生1:“柳”有谐音,是“留”之意。古人在送别之时 折柳,表示挽留。词人酒醒之后,身在杨柳岸边,容易想 到送别场景、勾起相思之情。
生2:“风”可以传送相思之意。、 生3:“圆月”是团聚之时,反向推到“残月”,应表
现孤单之情。 师:除了运用到的这些意象,还有什么信息能够传达
词人的孤寂之情? (学生沉默不解)
师:“今宵酒醒何处”,词人说自己饮酒了,想一想 词人为何要饮酒至醉?
生4:词人是想借酒消愁。 师:词人的愁消解了吗?
生4:没有。本来是想借酒消愁,忘却烦恼,但醒来之 后却发现自己身在杨柳岸边,晨风习习,一轮残月斜挂枝 头,正是愁上添愁!
在这个案列中,师生都运用了发散思维。学生拓宽思 维,从“柳”、“风”、“月”这三种物象想到了与孤寂 相思有关的信息;而教师适时引导,在学生沉默不解时, 从另一处“饮酒至醉”询问开去,抓准了点拨时机,很好
2015.03
XIANDAI YUWEN
59
Modern chinese
60
备教导航
地引导了学生。
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又称“聚合思维”、 “求同思维”、“辐集思维”或“集中思维”,特点是使思 维始终集中于同一方向,使思维条理化、简明化、逻辑化、 规律化。比如说2012年高考作文全国大纲卷: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 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 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 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 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隐患举报奖励管理办法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大鹏新区旅游应急预案演练.docx VIP
- 河北省唐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演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范本【标准版】——范本.doc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PDF版,含答案).pdf VIP
- ASTMD412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拉伸试验方法.docx
- 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docx VIP
- 高中物理原创题库之一(11~20题).pdf VIP
- 油漆工程施工合同范本.docx VIP
- 2025年阿里云AI原生架构与企业实践专场分享材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