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研究】江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复习七 古诗词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VIP

【中考试题研究】江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复习七 古诗词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试题研究】江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专题复习七 古诗词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名称 概念 作用 举例 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强烈的情感。 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互相映衬,烘托渲染情绪;丰富意象,开拓意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中,花、鸟为实物,但是“花溅泪”“鸟惊心”是作者的想象。 * 名称 概念 作用 举例 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能使诗歌活泼生动,给静态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力,活灵活现,直观形象地给读者以栩栩如生的印象。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山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的“花落”,“月出”都是动态的,作者以动衬静,达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 2.表达方式 古诗词中主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1)抒情方式 ①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指不借助任何事物,而由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作者以身殉国的决心,体现了坚贞不屈的气节。 * ②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指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指借对事物或生活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情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助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 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起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或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的一类诗歌。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 (2)描写方式 ①间接描写,即侧面描写,其特点是通过其他人物或环境来对描写的主要对象进行渲染烘托,使其特点更加鲜明。 ②细节描写,是对细小情节的描写,它可以更加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强化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 常见错误:此考点所涉及的选项错误主要是两个相近写作手法的误用,如2015年江西8题C项把“正衬”说成了“反衬”,2014年江西8题D项把“借景抒情”说成了“托物言志”。这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熟记常见写作手法的概念,尤其是要清楚相近手法的区别。 * 三、情感把握(6年6考) 例:(2015江西)8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思路归纳】本诗写了作者郊行所见之初春景色,前两联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后两联以自然风光衬托农家之乐,抒发了作者对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热爱之情。 典例剖析 * 解答此类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方法指导 * 2.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或沉郁孤愁,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或和谐静谧,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诗词常常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出其深层含义,这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字面上看是写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已露春意,实质是写时序的交替和作者的思乡之情,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自然理趣。 * 四、诗词主旨(6年1考) 例:(2014江西)8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思路归纳】这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春光美景,借此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典例剖析 典例剖析 * 体会诗词思想感情或主旨的五种方法: 看诗词题目。诗词题目往往提示内容,帮助我们理解诗词传达的情感。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题目暗示读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