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管理办法-辽宁高校实践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文件精神,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方案。
一、工作基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于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成为辽宁省内唯一省属高校获批此项目,连续三年时间共获得90万元资助。目前,由教育部资助的90个国家级项目和学校资助的50个校级项目,按照严格的过程管理,已有120个项目顺利完成结题验收,其中40个项目被评为优秀研究项目。同时涌现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发表学术论文131篇(国家一级核心期刊23篇,EI检索5篇,文献资料综述29篇,调研报告17篇),开发软件10项,设计模型18件,获国家专利9项,在省级及以上科技学术类竞赛中获奖27项。
学校连续四年组织师生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年会)”。2009年,宿丽娜、刘健两名同学到东南大学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并将研究项目《玉米、南瓜籽仁混合发酵酸乳的加工工艺研究》和《辽西膨润土性质及活性白土制备与应用研究》进行了现场展示,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桔和科技司副司长娄晶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学校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上展示前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成果,受到广泛关注;2011年,在同济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上,教育部部长助理林惠青等亲切观看了刘博同学结合《重氮盐生产废水的生物集成处理工艺研究》进行的实验,同时苑清娜同学被推荐担任论文报告分会场主持人。
学校自2009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工作,着力构建“全程化、分层次、多平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全校每学年举办学术讲座超过600次,开展专业技能训练400余项,举办科技学术竞赛120余项,直接参与教师达到800余人,参与学生超过2万人。2011年,《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共4次报道相关工作内容。
二、工作目标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目标是: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实施“质量工程”契机,依托“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化”平台,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求、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
三、组织机构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团委、科研处、学生处、合作发展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学报编辑部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全面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各院系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主任)担任,主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和主管学生工作书记(副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院系教学、科研、团委及各教研室的负责人共同组成。
2.成立工作指导委员会
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委员会,由各学科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及实施方案提出论证意见;参与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创业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训练类课程;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
四、项目管理
1.项目分类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申报每年上半年集中进行一次,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申请者必须学业成绩优秀、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对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由3-5名学生组成团队。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责任的情况下,允许项目负责人毕业后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该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
学校及各院系需广泛征集和整理创新创业项目,包括:导师在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设定的研究项目,学校合作发展处在市场调研中形成的、企业需要解决的相关课题等。
3.项目评审
项目评审工作由教务处组织有关学科专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按照有关评审办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件 第一章 旅行社概述.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的加减法练习题精选47.doc VIP
-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电子版教学课本(2025年秋-新教材版本).docx
- 【精选】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2014版).pdf VIP
- 3500个常用汉字整理完整.doc VIP
- 农村狗狗交配的全过程,让你看了有点不可置信.pdf VIP
-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docx VIP
-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课件14.ppt VIP
- 8.2 掌握自驾游计调业务 课件《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 申银万国行业分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