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汉中防御讲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汉汉中防御讲解

蜀汉的汉中防御讲解(转) 楼主: chm?(楚门) 一、必争之地 公元214年,汉益州牧刘璋向刘备投降,蹉跎数十载的刘皇叔终于初步实现了隆中对中跨有荆益,鼎足三分的目标。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曹操大军入汉中,张鲁遁走巴西的传闻。一时之间蜀中震恐,史载“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不能止。”曹操克汉中为何给蜀地带来如此大的惊慌,还要从汉中的战略位置说起。 汉中位于秦岭之中,是汉水在秦岭中形成的一片冲积平原,四面群山环绕,地形险要。汉中向北,有数条道路通往关中平原,自西向东分别是陈仓道、褒斜谷、骆谷和子午谷;向东沿汉水而下,可抵达上庸郡;向西经武都连接陇右之地;向西南可经阳平关、剑阁、梓潼通往成都平原。从整体上看,汉中是连接关中与蜀地之间的桥梁,而无论对于关中还是蜀地,汉中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屏障。如果汉中掌握在曹操之手,蜀地即直接面临军事威胁。事实上曹操平汉中后不久,魏将张郃即侵入巴西、巴东,虽然被张飞击败,但也表明魏军掌握着战略主动,因此蜀右将军黄权称:“如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所言不虚。 图片1:秦岭古道示意图,曹操称斜谷为“天狱”,后世李太白也有“蜀道难”的感叹 图片2:自制的三国时期汉中附近略图[upload=2][/upload] 汉中对于刘备而言,可谓生死攸关的必争之地。因而在公元217年,刘备留诸葛亮坐镇成都,自己亲率大军进兵汉中。然而魏军在征西将军夏侯渊的率领下据守阳平关,战事进行的却很不顺利。为了打开局面,刘备派张飞、马超、吴兰、雷铜屯兵下辨,意图攻取武都,切断汉中与陇西地区的联系,却被曹洪、曹休击败,雷铜阵亡,吴兰逃入氐族部落后被杀,张飞、马超被迫撤退。 刘备在阳平关与夏侯渊相持经年,毫无战果,又生一计,派陈式等十余营袭击马鸣阁道,结果很不幸得遇见了徐晃,被打得“自投山谷,多死者”。刘备又率精兵万人,夜袭广石的张郃军营,还是不能攻克。两军相持至公元219年终于出现了转机,刘备为突破困境南渡沔水,在定军山扎营。夏侯渊前来争营,为蜀讨虏将军黄忠所斩杀。主帅阵亡,魏军大败,残部在张郃率领下退守阳平,战略形势至此逆转。三月,曹操虽亲率大军抵达汉中,然而刘备据守险要,与曹军相持。五月,由于补给不足,曹操也无战心,魏军撤出汉中,将其拱手让与刘备,持续两年的汉中争夺战至此落幕。 作为蜀地的北部屏障,也是进一步进取中原的跳板,汉中的防务问题至关重要。当时的舆论皆推举张飞镇守汉中,然而刘备却破格提拔了牙门将军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结果一片惊诧之声。为了提高魏延的声望,刘备有一次大会群臣,询问魏延守汉中的方略,魏文长当时立下豪言壮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这一席话博得了群臣的赞许,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这一席话实际上埋下了两种防守战略的伏笔,而这两种战略日后交织于蜀汉的历史之中,直到它的覆亡。 二、蜀汉初期的汉中防御战略 魏延虽然立下了要吞下曹魏十万之众的豪言壮语,但他到达汉中以后还是采取了务实的防御战略,在汉中通往关中的要隘修筑营寨,屯兵据守。魏延的防御战略基本奠定了之后蜀汉汉中防御战略的基础,即以重兵把守汉中外围的险要据点,将入侵的敌军阻挡在汉中平原之外。由于秦岭山势险峻,因此敌军的行军路线比较固定,基本只能沿着既有的几条道路进军。如果能成功封锁敌军的进军通道,敌军难以迂回,攻关不克,就不得不退军。这种战略也可以简称为“御敌于国门之外”。 从现实来看,这一战略无疑是最为稳妥的,而且汉中周围山川林立,缺乏机动迂回的空间,而狭小的空间内敌人的数量优势也无从发挥。但这种战略的缺点是防御面积较广,虽然通往汉中的道路有限,但都需重兵驻守,而且相距较远,无法呼应。而且自孟达叛降魏国后,汉水下游的上庸、房陵落入魏国之手,汉中又面临着东部的威胁,防御压力进一步上升。 公元226年,蜀丞相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准备北伐,也就接管了汉中的防务工作。诸葛亮基本承袭了之前的战略,并且为了进一步巩固汉中的防守,在公元229年第三次北伐后在沔阳建筑汉城,在城固建筑乐城,作为汉中掎角,并且为前线诸围提供支援。至此汉中的防御体系基本完善,形成了以前线诸围为第一线,以汉、乐两城为第二线,以南郑、阳平关为第三线的纵深防御体系。 不久,蜀国的汉中防线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公元230年七月,由于屡受蜀国侵扰,魏大司马曹真上奏魏明帝曹睿,请求伐蜀,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对抗蜀国的问题。魏军的部署是:曹真亲率主力出子午谷,大将军司马懿沿汉水而上,两军至汉中会合,又派后将军费耀、雍州刺史郭淮等出陇西,以牵制蜀军。得到魏军全面进攻的情报后,诸葛亮也迅速做出了反应。由于魏军主力自东而来,诸葛亮亲自率军进至城固、赤坂,扼守魏军必经之地,派魏延、吴懿迎击郭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