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琵琶行
琵琶行(並序)
教學目的:
1、學習詩歌,瞭解琵琶女和詩人的悲慘遭遇,從中體會當時社會現實的黑暗。
2、誦讀詩人描寫音樂的詩句,深切體會詩人描摹之精彩。
3、分析詩歌,瞭解本詩以音樂敘事的特點,把握文章縝密的結構。
教學重點:
分析詩人描寫音樂的詩句,深切體會詩人描摹之精彩。
教學難點:
分析詩歌,瞭解本詩以音樂敘事的特點,把握文章縝密的結構。
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貝多芬說:“音樂當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
音樂,被人譽為“精神食糧”,它能深刻強烈地作用於人的意識使人養成良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莊嚴、肅穆的音樂可以培養出堅韌不拔的毅力,活潑、熱情的音樂可以啟發出積極向上的精神,在萬眾齊唱一支歌曲的時候,便會使演唱者在瞬息間溝通彼此的心靈,凝聚成一股堅如鋼鐵般的意志力量。
《琵琶行》這首詩歌中,音樂便成了一個淪落為封建社會最地層的琵琶女和一個被壓抑的正直的知識份子思想感情溝通的橋樑!
二、作者簡介
1、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白居易是繼杜甫之後,我國古代又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唐詩壇代表人物,與詩人元稹合稱“元白”,與詩人劉禹錫合稱“劉白”。 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瞭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於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官。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託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宣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琵琶行》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學過他的作品《賣炭翁》。
他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政治諷喻詩;二是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敘事詩。前者把當時社會病態的癥結所在,幾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筆底。後者則有著曲折離奇、自具首尾的細緻的情節描寫,和完整而鮮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當時號稱“千字律詩”。
2、創作歷程:
(1) 前期(從入仕到被貶江州司馬)“兼濟天下”
白居易少年得志,官至左拾遺。寫下了大量政治諷喻詩,針砭時弊。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託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宣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賣炭翁》《觀刈麥》等
(2) 後期(從被貶到死) “獨善其身”
獨善其身的時期,揉儒家的“樂天知命”、道家的“知足不辱”和佛家的“四大皆空”來作為自己明哲保身的法寶,悔恨自己“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力求做到“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以閒適感傷為主。有《長恨歌》、《琵琶行》。
三、解題
1、關於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後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的名稱雖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
寫作背景
《琵琶行》創作於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諫官時,直言敢諫,同情民間疾苦,寫了大量的諷諭詩,觸怒了唐憲宗,得罪了權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鎮李師道派人刺殺。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請捕刺客,觸犯了權貴的利益,被指責越職奏事,貶為江州刺史;又進而誣陷他作《賞花》《新井》詩“甚傷名教”,再貶江州司馬。江州當時被看成是“蠻瘴之地”,加之州司馬雖然名義上是刺史的佐史,實際上是一種閒散職務,這對白居易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貶其實是一樁冤案,他連遭打擊,心境淒涼,滿懷鬱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創作出這首傳世名篇。
3、 詩歌主張
“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詩歌的政治作用和社會意義。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反映時事,為現實而作。
“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寄唐生》)——反映人發疾苦。
4、詩作《白氏長慶集》71卷,存詩2806首。
諷喻詩、閒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分類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心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題
四、誦讀《琵琶行》
1、聽課文朗讀
2、品讀詩詞
(1)概括詩詞每部分的內容
(2)用現代語言描述白居易介紹的這段琵琶曲,並給予評述。
五、整體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