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资料分析题.docVIP

高考的资料分析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的资料分析题

江苏省仪征中学历史学科高考题库 非选择题精选 一、国际金融体系与全球化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497年葡萄牙的达·伽马率领船队远航,到达印度的卡里卡特,从此开始了第一次全球化过程,欧洲国家竞相运用他们优越的技术手段创造了遍及全世界的帝国。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灾难,由欧洲主导的全球化开始动摇了。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依据材料指出克莱德论述的两次全球化的各自特点。导致全球化出现阶段性变化的因素。次全球化:始于新航路开辟;以欧洲国家为主;建立大帝国。)第二次全球化:始于二战以后,由美国主导;建立全球性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国贸易增长迅速。大战对欧洲的摧残;经济危机的打击;先进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美国对欧洲和日本重建的作用。 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一 在每年的正二月和五六月时期,也就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上需要钱财周济、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以低息贷借钱或粮给农民。春天贷借,于纳夏税时归还;夏天贷借的钱粮,于纳秋税时归还。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七)制定关于工人和农人以及妇女的法律:1.改良工人待遇:(甲)废除包工制,(乙)八小时工作制,(丙)工厂设立工人医院及其他卫生设备,(丁)工厂保险,(戊)保护女工和童工,(已)保护失业工人……——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材料三 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即“耕者有其田”。……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劳工法,以改良工人生活…… ——新三民主义 材料四 从1871年起,英国还实行了不少劳动立法。……1875年保守党内阁用《企业主与工人法》代替了工人所痛恨的《主仆法》。新法宣布劳资双方在法律上有平等的地位。1890年国会通过了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的法案,……拆毁不合卫生条件的房屋,……另建工人住房出租。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 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他们认为……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享受这种福利是个人的权利。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促进国家繁荣和发展,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刚开始罗斯福新政采取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如美国各级政府用于社会保障与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在1955年时仅占财政支出的3.9%,1970年上升到10.8%。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2(必修)》教师用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该项变法措施的名称,分析这一措施的目的。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共同点。材料三实际体现的政策有何影响? (3)材料四表明,19世纪末英国工人的地位和条件有哪些改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五指出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得以发展和完备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你对中外历史上的民生问题有何认识? 答案: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巴黎商人和工匠的房屋结构是:“房屋高而狭小,底层是铺子,上面是主人住房,再上面是工人的房间。同样,1619年伦敦每个面包师傅都在自己家里安置子女、女仆和学徒。”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整个曼彻斯特本城,索尔福和休尔姆的全部,彭德尔顿和却尔顿的大部分,阿德威尔克的三分之二以及奇坦希尔的个别地区——所有这些地方形成了一个纯粹的工人区……”在“工人区”扑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 ……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工业革命时期的住房短缺问题、贫民窟问题、卫生设施极差等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发展极快、人口膨胀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自由放任”,也是其主要的原因。因此,工业革命后期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各国政府开始注重住房问题了。 ——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