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第10章神经系统课件
第十章 神 经 系 统 的 功 能;神经系统的解剖;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神经元基本功能;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功能:传导兴奋
;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二)神经胶质细胞;2.少突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功能
①支持作用
②修复和再生作用
③免疫应答作用
④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⑤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
⑥稳定细胞外的K+浓度
⑦参与某些物质代谢;;突触传递;(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结构
;;2、经典的突触分类; 2、经典的突触分类
; 3、突触传递过程
; 4、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4、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常同时与多个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其电位变化的总趋势取决于同时所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
;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 6、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 (二)神经递质和受体;经典的神经递质应符合的条件
a.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
b.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当兴奋冲动抵达末梢时,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c.递质作用于受体后能发挥生理效应;
d.存在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
e.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 受体(Receptor)1、概念: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其本质属于蛋白质。
;(1)激动剂(agonist):能与Receptor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2)拮抗剂(antagonist):只与Receptor发生特异性结合,但并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2、配体:激动剂、拮抗剂的统称。;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乙酰胆碱(ACh)及其受体
2.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及其受体
;; 自主神经系统的传导;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胆碱能受体
型 主要分布 主要效应 拮抗剂
??碱能节后纤维 心肌,血管:抑制
支配的效应细胞 其他:兴奋
自主神经节 小量:兴奋
突触后膜和CNS 大量:抑制
骨骼肌终板膜 兴奋 ;2.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及其受体
肾上腺素能f:以NE作为递质的Nf。
*多数交感N节后f,递质为NE。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NE或E特异结合的受体
多数交感N节后f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 肾上腺素能受体
型 主要分布 主要效应 拮抗剂
?1 血管,瞳孔括约肌 兴奋→收缩,扩瞳 哌唑嗪
?2 胃肠平滑肌 抑制→舒张 育亨宾
?1 心肌 兴奋→正性作用 心得宁
?2 内脏平滑肌 丁氧胺
部分血管
?3 脂肪组织 促进分解;3、 多巴胺及其受体
主要存在于中枢:黑质-纹状体、中脑边缘系统、结节-漏斗部。
已克隆出5种DA-R,
功能:参与躯体运动、精神情绪活动、垂体内分泌以及心血管活动; (1)存在于中枢;
(2)种类:共有7种受体,另外每种受体又有不同的亚型;
(3)作用机制
5-HT3为离子通道型受体。;*分布:下丘脑后部的结节乳头核
*分型:H1受体、H2受体、H3受体
*作用:组胺与H1受体结合 激活磷脂酶C;
组胺与H2受体结合 提高细胞内的cAMP度;
H3为突触前受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