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近代史第专题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工大近代史第专题课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的一系列特权得到条约的确认和制度化,这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决定性步骤。 1842——1872年,清政府与外国签订76个不平等条约。 1873——1894年,又同外国签订95个条约,除与朝鲜的几次条约未破坏主权,其他无不破坏中国主权。 西方国家从中国取得的各种特权按类别大致有22项,其中大部分在鸦片战争后20年间即已基本齐备。 对中国灾难性的影响——例证 西方商品取得低税(5%的低价关税)在中国境内自由通行。 对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化起来难以估量的作用。 怪现象:进口税的税率水准低于出口税,对外贸易税低于国内贸易税,洋货纳税低于土货,洋商纳税低于华商。 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最大的思想震动是认识了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 以商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是为了维护天朝制度。而不是为了革新天朝制度。 日本学者则认为“中国拘泥于古法,日本应在未败前学到西洋之法。” 日本建立培养翻译人才的洋学所(1855)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国家(1862),大约比中国早10年。 1872年,创立新学制,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比中国宣布废科举、兴学校早30年时间。 四、“中国中心”观的时代性错误 在历史变革中,思维方式的转变,一般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变化,但没有思维转变首先是世界观的转变为先导,要想跟上世界的变化是绝对不可能的。 “中国中心”观:数千年来,中国人是以“中国”和“四夷”(即周围世界)相对称, 也就是用“中国中心”的世界坐标体系认识世界,并从而构成自己的自足发展的大陆帝国体系。 构成中国自足发展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是“天下国家”观和“夷夏之防”的儒家理论,它们转化为中国人的“自我形象”意识,成为支配从中国统治者一直到普通人的思维定势。 坚“夷夏之防”   防:谓重要的、原则性的界限。   夷: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也指外国。   夏:指华夏,即中华民族。   坚:坚守,加固。   坚守中国和外国的界限。(保护华夏文化不受杂染)。 1. 西方炮舰迫使中国开放门户,但中国并没有真正认识天下“一统之世”已经变成“列国并列”之世。因此,在门户被打开之后,清廷力图维护封闭体制的残局,这样,就不可能实现从封闭到开放的真正转变。 例证:“觐见”礼仪问题。清政府坚持祖宗规定的皇朝体制。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建立基于平等地位的直接正式交往的要求,无实际效果。 咸丰年间,理藩院仍要求俄使普提雅廷按贡使礼节到午门行三跪九叩之礼。 第二次鸦片战争重提这一问题,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皇帝竟然有意以全免英国商品的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 外国使节于1861年驻进北京,仍被拒绝觐见皇帝,以致激起外交使团的愤慨,使对外关系中增添不必要的对立情绪。 到1873年同治皇帝举行亲政大典时才勉强解决。 割地赔款可以不争,这个“体制”问题却非争不可。 清政府落后于现代国际社会交往。 清朝统治者死抱“中国中心”的错误传统观念,使中国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都找不到自己在现代世界坐标上的准确方位。 尽管“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马克思(1858年) 2. 在学习西方技术的态度方面 中国士大夫背着沉重的传统儒学包袱,从“经世之学”的观点出发去学习西洋技术的。 结果:根深蒂固的华夏文化优越感使当时人们对西技的认识产生种种歪曲现象。 例证(1)1866年被派遣出使欧洲的第一个清廷官员斌椿,在法国首次见到自行车,视为中国古代“木牛流马之遗意”。 (2)奕认为西方的天文算学“实本于中术之天元”。 “西学源出于中学”。 晚清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的态度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足体系的巨大潜在的能力以及文化资源之丰富,足以利用“西学”之新去加固中学之旧,中国传统文化从来都不是被动吸收外来文化,而是将其纳入中国固有的思维定势中,以保持中国的固有发展格局与方向。 这一思维定势严重阻碍人们去认识新的、未知的世界和事务,而成为精神负担。 日本:对世界大势和自身的弱点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明治政府在1871年颁布的敕谕中指出:“要着眼于宇宙间形势之变化,学习有用的技能,或者去外国进行实地学习,此乃最需要之事。” 日本维新人士大肆鼓吹改变日本形象,不要让西方人把日本看成东方国家。 当时朝野人士都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并在学习和运用西方外交手段与法律方面表现出充分的主动和能力。在实行新学制时就指定“万国公法”为教科书。 修约运动与日本整理内治、走向君主立宪齐头并进。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随着日本国际地位的改变,日本就陆续废除了与西方各国间的不平等条约,并终于在1911年收回了关税自主等权利。 3. 西方的侵略也是从相反方面加固了中国人的思维定势的外来因素。 由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