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教授谈北师大历史学院.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安年教授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8-07-24 17:14黄安年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退休教授,在学术批评网上发表了不少揭露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存在一些问题的文章,我从中选择了5篇文章,汇集成《黄安年教授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一文: 1.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简介》 尽管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工作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但我还是很少上北京师范大学校园网,原因是这类网站为行政服务的色彩过重,真正反应师生实情的少之又少。例如6月28日(北京时间)上午北师大管理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文力坠楼事件,北师大校园网就没有反映,在官方的新华网倒成了网民热议话题。打开校园网更少有批评学校当局管理弊端的信息和文章,从这里很难看到一个知名高校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盛况和学校当局欢迎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的气度。至于历史系的网站我就更少看了,昨天偶尔看一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简介》,发现在短短的《简介》里就有明显的问题,看来系(我还是习惯称系,尽管已经改成学院)领导并没有认真管理好自己的网站。          下面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简介》全文:“历史学科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早形成的系科之一,由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第二类”分科演变而来。1912 年称北京高师史地部,1928年单独设系,1952年院系调整,辅仁大学历史系并入。       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李大钊、钱玄同、邓之诚、方国瑜、朱希祖、张星烺、杨秀峰、楚图南、陈恒、侯外庐、白寿彝、赵光贤、柴德赓、刘启戈、陈正飞、张鸿翔等在此辛勤耕耘过,奠定了北师大历史学科坚实的基础。 2006年3月,我校作出决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与史学研究所合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合并后的历史学院,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 1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1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 个博士点,8 个硕士点。在职教授 30 人,博士生导师 29 名,在聘“985” 项目教授10 人;副教授 19 人。其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瞿林东、陈其泰、晁福林、郑师渠等,也有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现任院长为 杨共乐 教授。”          现在来说,《简介》有什么问题:          第一,简介说“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李大钊、钱玄同、邓之诚、方国瑜、朱希祖、张星烺、杨秀峰、楚图南、陈恒、侯外庐、白寿彝、赵光贤、柴德赓、刘启戈、陈正飞、张鸿翔等在此辛勤耕耘过”。《简介》把陈垣老校长的名字写成了“陈恒”,实在是对老校长的大不敬。其实辛勤工作过的还有王桐龄、齐思和、朱庆永等名师。王桐龄是名副其实的知名学者,又做过历史系主任,从90年代初起历史系还专门设立了的“王桐龄、张星烺奖学金”,怎么在《简介》里提了张星烺,少了王桐龄呢?笔者作为该奖学金设立以来的奖学金委员会委员,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这是我们系最早颁发的奖学金,系主任又是该奖学金委员会的当然主席。《简介》连陈正飞、张鸿翔都提到,怎么也得提到王桐龄。再说,迄今我国最早开设美国史课程的是知名学者齐思和做过北师大教授,他的教材手稿现在还保存,朱庆永的知名不亚于陈正飞,在世界现代史领域也卓有成绩。这里面既涉及“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者”的标准,也关系撰稿人和审稿人对于系史实在知之甚少。          第二,简介提到“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瞿林东、陈其泰、晁福林、郑师渠等,”,而“请看全文”中却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何兹全、龚书铎、刘家和等”“全文”中反而少了“瞿林东、陈其泰、晁福林、郑师渠等”的名字。这是怎么会事呢,显然在技术处理时搞错了。难道这样的明显错误领导也发现不了。笔者怀疑学院领导和学校领导有没有经常上自己的学校网看看,如果你们自己不经常看,还能发现问题?          第三,简介提到的“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名字居然有“郑师渠”,他身为北师大副校长和党委副书记但是学术成就并不知名,怎么也成了“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了,这个知名是因为他是“北师大副校长和党委副书记”而知名还是由于他的学术成就而知名,抑或学院领导为了讨好学校领导而特封他为“知名”。如果他是知名教授,那么像赵世瑜教授等比郑师渠更知名的为何榜上无名呢?如果说简介中“也有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的用词,只是没有名字,因而不提中青年那也不合适,因为“一批崭露才华的中青年学者”才是学院的真正希望。至于郑师渠难道他已经进入老教授行列?如果真是已经老了,也该把权力让给那些年富力强的学者了。人们有理由怀疑,这里有没有权学交易的行为?本来人们对于龚书铎—郑师渠—杨共乐这条关系线早有议论,现在岂非不打自招么? 历史系曾经流失了不少有造诣的教授,他们是否知名,自有公论。要说“在此辛勤耕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