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县赵寨子乡二干渠上游粉尘风沙片水土保持工程.docVIP

高唐县赵寨子乡二干渠上游粉尘风沙片水土保持工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PAGE 9 - 高唐县赵寨子乡 二干渠上游风沙片水土保持工程 综合说明 赵寨子二干渠上游项目区位于高唐县西北部,涉及姜官屯、毛庄、高寨子、张庙等十一个自然村,风沙片总面积15.29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2.55km2,现有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3km2,项目区有多年治理风沙的经验,总人口7546人。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影响,水土流失仍然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该项目的实施对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实施方案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 km2,其中建设内容包括:平整土地300hm2,改造中低产田10000亩,整治沟渠16 km,修田间道路13km,发展农田防护林带21公顷,打机井35眼。项目总投资980万元。 本项目计划工期为一年。 本实施方案所有措施设计均依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 16453.1~16453.6-2008)和水利部《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进行,对不同各类的措施分别进行设计。本方案投资概算部分的编制以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概(估)算定额》(黄河水利出版社)、《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及《关于发布山东省水利工程人工预算单价的通知》(鲁水定字[2008]1号文)为依据进行投资概算编制。 各项治理措施实施后,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为标准进行效益分析。通过计算,该项目区年平均净增加经济效益109.69万元,林木覆盖率增加7.3%,保水6.96万m3,保土0.42万吨,经济净现值为937.28万元,经济内部回收率47.36%,经济效益费用比1.32。项目切实可行。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条件 一、地理概况 项目区位于高唐县西北部,涉及赵寨子乡一个乡镇,总面积15.29km2,属河滩高地。 二、地貌 项目区属于黄泛冲积平原,地势高亢,由于受黄河历次决口泛滥、改道和自然侵蚀的影响,形成了岗、坡、洼相间的平原微地貌。地形起伏变化频繁,成土母质为黄河冲积物。 三、土地、土壤 土壤类型为沙壤、褐土化潮土和沙碱并存,沙质土层厚2-5米。据土质化验,强度侵蚀区的有机质含量为0.48%,含全氮0.51%、全磷0.12%、速效磷4.6ppm、速效钾73.69ppm,土壤养份含量属于缺乏或极缺乏范围。该区土壤多沙质,适宜造林和发展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15.29km2,总人口7546人,其中农地803.99hm2、占总面积的52.58%、人均0.11hm2;林地334.7hm2、占总面积的21.89%、人均0.04hm2;水域16.26hm2、占总面积的1.06%、人均0.002hm2;果园52.5hm2、占总面积的6.08%、人均0.01hm2;其他用地321.55hm2、占总面积的21.03%、人均0.04hm2。 项目区的农地利用主要以农作物为主,只有小部分林地。由于近几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较贵,虽说国家对农业税收进行了减免,在当前人均耕地比较少的情况下,靠种植农作物来提高农民的收入是难以实现的。根据对项目区进行调查表明,农村80%的青壮年(18-45岁)劳力都在外务工,农地主要靠家庭妇女和年龄偏大的老人来耕作。所以说对农地的利用谈不上精耕细作和实行保护地栽培。90%的农耕地实行传统种植,一年两茬,一茬麦子、一茬玉米,加上田地沙化、漏肥、漏水、产量不高。因市场木料价格、加工板材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扬、而种植林木省时、省力、收入比农作物高,所以农民种植树木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对农地要进行调整,进一步加强林网和片林建设,实行易林则林、易网则网。 四、植被 项目区地处温带,属落叶阔叶树植被类型。长期的人地矛盾突出的现实,对自然植被影响极深,原始的自然植被已荡然无存,只有人工植被,人工林面积387.2hm2,分布在各个自然村,主要栽植毛白杨、速生杨、刺槐、苹果、梨等,林木覆盖率为38%,郁闭度在0.3-0.7之间。 五、水文、气象 1、降水 项目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564mm,最大降水量942mm,最小降水量308mm,3-5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1.6%,6-9月份降水量多年平均420mm,占全年的74.47%。 2、温度与光热资源 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13.2℃,最高气温41.7℃,大于等于10℃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 一、行政区划、人口与劳动力 项目区涉及涉及姜官屯、毛庄、高寨子、张庙等十一个自然村,总人口7546人,其中农业劳动力4152人,农业人口密度493人/km2。农村80%的青壮年(18-45岁)劳力都在外务工,农地主要靠家庭妇女和年龄偏大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