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创新设计》2018版 高三一轮总复习实用课件 语 文 Contents Page 目录页 1.表达技巧考点解读 2.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3.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第四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5.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 4.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专题三 古代诗歌鉴赏 第四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 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 课前一句话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诗歌考点解读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四大部分的内容。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来考查的。因此,它应该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掌握四类表达技巧鉴赏题的解题技巧 诗词中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对比、设问、反问、互文、双关、顶真等。 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常见的需要熟练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对比等。  突破一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近 王 铚① 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②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 ①王铚: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②索莫:孤寂沮丧的样子。 第一联写“山”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加以分析。 答案: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包裹着积雪的山峦像一道银色的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形象地展示出一幅春日将临的明丽画面。 角度一 比 喻 比拟包含拟人和拟物两种。拟人是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描绘的事物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2.(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 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答案: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春愁乃无形之物,帘儿一卷,它竟像鸟儿一样被放了出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写出了词人在明媚的阳光伴随清新的空气涌入室内后,心情为之一畅的感觉。 角度二 比 拟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 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 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运用了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的思想感情。 角度三 夸 张 借代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 4.(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角度四 借 代 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使诗歌的内蕴丰厚,余味深长。 5.阅读下面这首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