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教案ppt】 第九章 板翅式换热器.ppt

【精品课件教案ppt】 第九章 板翅式换热器.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板翅式换热器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单元尺寸不能做得很大(目前最大的板束单元尺寸约为1200×1200×7000mm)。大型板翅式换热器需要通过许多单元板束的串联、并联进行组合。在单元组合时,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流体在这些单元板束中均匀分配。 单元组合基本上有如图9—7所示的三种方式。从流体均匀角度应尽量采用对称形,避免并流形。同时由于各单元气体阻力可能不相等,组俣时应注意匹配得当。工艺管道布置也要注意这一点。 五、空气分离设备中的板翅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已如前述,作为应用例子仅举出在空气分离设备中普遍应用的中种换热器。 1.切换式换热器 空气分离设备中的切换式换热器是用来实现空气与污氮及氮、氧等产品气体之间的热交换,并使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冻结清除。老的6000m3/h空气分离设备的切换式换热器的热段见图9—11,它共有两大组,每大组有5小组并联,每小组有两个单元板束串联组成。 新的6000m3/h空分设备的切换式换热器分为两组,每组4个单元;冷段、热段各为一个单元,即冷段、热段串联成为一列,两列并联为一组,两组组成整个切换式换热器。单元尺寸为3300×1000×1140mm,每个单元有101个通道。 新老结构对比,新结构的主要改进在于:通道排列方式有了改进;冷段适当加长,提高了环流出口温度,并使CO2冻结清除的条件得到改善;单元尺寸加大,单元数减少,有利于气流均布并使管网系统简化。而且新结构的切换式换热器的翅片成型、钎接质量、焊接结构、寿命等都有明显提高,因而被列为国家优质产品。 切换式换热器的特点是: (1)气一气换热 由于换热系数较小,所以采用相对高而薄的(9.5×0.2×1.7mm或9.5×0.2×1.4mm)锯齿形翅片; (2)为冻结清除空气中的H2O、CO2,空气与污氮通道数相等,气流定期切换; (3)多股流换热 热段4股、冷段5股(冷段增加一股环流,以保证不冻结性)。 2.冷凝蒸发器 冷凝蒸发器的作用是使下塔顶部氮气凝结,上塔底部液氧蒸发,以提供下塔的回流液和上塔的上长江蒸气。老的6000m3/h空气分离设备冷凝蒸发器的结构见图9—12。 新的6000m3/h空分设备的冷凝蒸发器由5个单元组成,星形排列,单元尺寸为2100×750×560mm。每个单元81层通道,其中奇数41层为氧通道,偶数40层为氮通道。与老结构相比,其主要改进在于:改善了板束的冷凝蒸发器中的分布,还有利于传热与流体动力工况。 冷凝蒸发器采用板翅式的特点是: (1)两侧均匀相变换热,换热系数较大,故采用相对低而厚的(6.5×0.3×2.1mm)打孔翅片或平直翅片; (2)一般采用星形单层或多层排列结构,便于与精馏塔一起组装。 3.液化器 液化器主要用来调节切换式换热器冷端温差,保证不冻结性以及产生与积累液空。在液化器中空气被冷却液化,污氮(或氧、氮)则被加热。6000m3/h空气分离设备的液化器如图9—13所示。 液化器采用板翅式的特点是: (1)采用错流布置,液空一侧温度基本维持不变; (2)液空侧发生相变,换热系数液侧比气侧大得多,所以除液侧采用低而厚的翅片,气侧采用高而薄的翅片以外,尚采用复叠式布置,气侧通道数为液侧的两部。 4.过冷器 过冷器用于使液空、液氮过冷,以减少气比率,增加上塔回流液,改善精馏工况。6000m3/h空气分离设备的液空过冷器见图9—14。 CRYOGENICS 低温实验室 第九章 板翅式换热器 第一节 板翅式换热器概述 一、板翅式换热器的发展 板翅式换热器首先使用于汽车与航空工业中,最早生产的是铜墙质浸焊的板翅式换热器。 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出现了更轻巧的铝质浸焊板翅式换热器。 五十年代开始在空气分离设备中应用板翅式换热器。 目前,板翅式换热器正在低温技术、化工、制冷等一些工业部门推广使用。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诺利斯以及美国海军研究署、船舶局、航空局等在板翅式换热器的传热机理及设计依据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后来凯斯和伦敦二人编著了《紧凑式换热器》,较系统地总结了研究成果,在目前这已成为设计板翅式换热器的基本参考文献。 板翅式换热器发展中的另一方面问题是制造工艺。主要是局部脱焊(即在钎焊过程中局部没有烛牢而形成薄弱的环节),这导致板翅式换热器承压能力下降,或在承受交变负载的切换式换热器中产生疲劳破坏。这个问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才得到解决。 我国板翅式换变器的研制开始于六十年代的中期。 1972年9月,机械工业部在开封召开的“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经验交流会”系统地总结了前一阶段的研制与攻关经验,制定了有关的技术文件,为我国的板翅式换变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