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滔滔黄河》李艳
《滔滔黄河》
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李艳
黄 河 景 观
黄河“几”字形
黄河源头
河套平原引黄灌溉
青铜峡水电站
黄河水
壶口瀑布
黄土高原上的黄河
问:
①黄河为什么是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②历史上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同时也是中国的一大“忧患”,今天我们将怎样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
③怎样才能根治黄河,解除中国的忧患呢?
渤海
①.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
渤海
②.黄 河 流 经 的 省 区
黄河水系图
汾河
渭河
河口
旧孟津
③.上、中、下游的划分地点及主要支流
4.黄 河 流 经 的 地 形 区
青藏高原
内 蒙 古 高 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千里黄河水滔滔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华北平原
资料: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黄河梯级开发示意图
黄河梯级开发最密集的河段在哪里,为什么?
“母亲河”的奉献
塑造了肥沃的平原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提供了灌溉的水源
想一想
小结
资料: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黄河自古多忧患
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带来哪些危害呢?
动动脑筋
黄河的凌汛
凌汛 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流向转为东北方向,由于纬度的变化,温度的差异,容易形成冰凌洪水。黄河在秦——淮一线以北,冬季河流结冰,开春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低纬河段先解冻水夹冰向下游流去,而高纬段温度低,河流尚未解冻,因此,冰块堆积形成凌汛。
黄河上、下游段属于不稳定封河和开河,凌洪灾害在12月至来年3月上旬之间时有发生。
危害 冰坝过度堆积会造成决堤成灾 。
怎么办?—— 爆冰解决。
读一读
黄河断流亮黄牌
黄河下游在1972年—1998年的27年中,共断流21年,累计1050天。最严重的1997年,断流13天,226天;其中有一天断流河段长达704
公里。万里滔滔竟有断流的一天,这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除了天旱少雨、上游来水减少、水利工程蓄水等原因外,河道淤积、引水过多、流水不畅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是水资源在向人们亮起 警告。
读一读
小小设计师
假如我就是水利部部长,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黄河呢
共同关注母亲河
小浪底水利枢纽
引黄灌溉水利工程
河 段
开发利用或治理的
主要措施
原 因
上游
中游
下游
建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实行梯级开发。
黄河流经第一、第二级阶梯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
(源头 至 河口)
(河口 至 旧孟津)
(旧孟津 至 入海口)
植树种草,保持土水,治理泥沙。
输沙量特大,水土流失严重
培修大堤,引黄淤灌,化害为利
本段形成“地上河”
小活动:组织黄河漂流探险队
思考回答:漂流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沿途经过哪些省区及地形区?各段自然景观有何变化?你打算在各段采取什么措施来整治黄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