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未来的主管人才一定有机会策划或执行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也.DOC

身为未来的主管人才一定有机会策划或执行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身为未来的主管人才一定有机会策划或执行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也

附錄C 組織行為的研究法 身為未來的主管人才,一定有機會策劃或執行管理問題的解決方案,也必須從各類期刊中閱讀許多研究報告,並加以評析,因此研究法的相關知識,對管理階層而言可說是相當重要。從以下兩個例子中便能體會其重要性:首先是一項全國性的調查發現:有33%的成年人相信電視或報紙所公布的民調結果,而有44%則持保留態度。1另一項由國家科學基金會主持的研究曾發現,人們並無法正確判斷科學研究方法的優劣,2假如對研究法不了解,又如何去判讀研究結果所提供的各項數據與結論和建議呢?   在一項由國家交通安全委員會(NTSB)所提出的報告中指出「安全帶並無法保護乘客安全,反而會因頭部重創,而造成乘客更嚴重的傷害甚至死亡」;3若非過去一再強調繫上安全帶的好處,光就這樣的結論是否會讓你誤以為安全帶是個危險物品?但要進一步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更深入的閱讀整分研究的方法和資料分析的過程,當然也要對整個結論與建議有更全面性的認識。此一附錄的目的雖不是要讓你成為研究的科學家,但是希望能藉此幫助你在閱讀NTSB提供的研究資料時,能有更正確的了解。 研究歷程 組織行為的研究係利用科學方法,而所謂的科學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一種正式的歷程,利用系統的資料蒐集法,以考驗研究假設或解釋自然的現象。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接著將以一個研究模式介紹有關研究的基本知識;最後再回到NTSB的研究,看看是否能對結論有更清晰的了解。 研究歷程的模式 圖C-1是整個研究過程的流程圖,組織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這個問題可能是當前令人感興趣的課題(如缺勤率或動機不足),或是過去研究的相關議題;不管是屬於哪一類型,最好都是明確而且是大家所熟悉的問題,才能夠為過去的研究問題,提供解決方法上的參考。研究大眾熟知的問題,才有辦法找到相關的文獻及觀念,如此一來才便於建立解決問題的假設;讀者若做過圖書館研究報告,便清楚這種第二層研究(secondary research)的意義。 圖C-1 研究歷程模式 確定研究問題 確定研究問題 探討過去文獻 探討過去文獻 提出研究假設 提出研究假設 設計研究考驗 設計研究考驗 進行研究 進行研究 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 提出合理的解釋結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設完成報告結論 提出合理的解釋 結果是否支持研究假設 完成報告結論 根據知名研究人員的說法:「假設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變相之間的相關性,通常假設都屬於陳述性質,可能是一般性或特殊性的陳述或是變相對變相的函數陳述性」。4例如有關缺勤率的問題,主管也許會想考驗這樣的假設:「對支領時薪的員工而言,不滿意薪資者的缺勤率比滿意者高」;有了假設之後,研究人員方能著手設計研究。   研究設計裡有二個重要元素,首先是要決定如何測量自變項及依變項;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是引起事件的假設原因,例如有項研究發現失業造成低自尊及嚴重沮喪感,其中失業為自變項,是形成低自尊及高沮喪的原因;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則是被解釋或被預測者,前述例子裡自尊與沮喪就是依變項(得到解釋)。5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的另一個實例是:吃的少(自變項)可能減輕體重(依變項)。第二個重點是決定利用何種研究方法(請參考第一章);選擇是當研究方法將在下面繼續討論。   決定研究設計之後,再以資料分析決定假設是否得到支持,假使未能獲得支持,則必須提出更進一步合理的解釋。6 測量及資料蒐集 「廣義地說,測驗是指依循一定的尺度(rule),而以數字來表示物項、事件」。7而組織研究人員測量的是變項,一般如工作滿意度、離職率、績效或是壓力等,都是OB研究中常見的變項。效度則是影響測量的重要因素,效度低的研究將增加解釋上的矛盾程度;8此外不良的測量也會降低研究發現的信度。以下為四種蒐集資料常用的方法分別為:(1)直接觀察法;(2)問卷法;(3)訪談法;(4)間接方法。 觀察法 觀察包括紀錄一段時間裡,某些行為發生的次數。例如,心理學家科馬基(Judith Komaki)曾發展出一套觀察督導行為的項目,她利用該量表評估一家大型的保險公司,主管管理行為的效能,結果發現,效能高的主管花在督導成員的時間較效能低者為多。科馬基最近更將此一工具用於評估帆船駕駛在競賽中的表現,結果也有同樣的發現;9可見這份量表的效度頗高,不僅適用於OB的研究,也可應用到其他的領域上。 問卷法 問卷是用以徵詢受試者與工作有關的意見或感受,通常需要事先發展出一套有效問卷;設計不良的問卷,往往會造成一些偏差,而良好的問卷則能蒐集到大量的資料。10 訪談法 訪談包括面對面訪問或電話訪問,用以徵詢受訪者對有關問題的看法。在結構性(structured)的訪談中,受訪者依同樣的順序回答問題;而在非結構性(unstructured)的訪談中,並不須

文档评论(0)

jinchen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