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龙岗区平冈中学 罗国栋
Ⅰ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知识结构:
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以后,           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影响;
2、            推行各种改革,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3、             的兴起,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影响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近代
物
质
生
活
衣
鸦片战争前后,       传入中国,民间开始效仿,后来晚清政府对       进行改革。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形制,新服饰走向     ,洋装流行与传统服饰并行,并促成服饰改良。中西合璧的产物——      和      
从灰蓝单调走向        ,
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食
西式食品19世纪40年代,通商口岸出现     19世纪60年代前后上海陆续开办了一批     。19世纪七八十年代,西餐由通商城市流入市镇,由沿海进入内地。近代日常食品发生嬗变,           首开制造葡萄酒和白兰地酒之先河。
到1987年,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     ;政府发动“       ”工程
住
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       。近代民居最普遍和最典型的是——分布在北方的      和南方城市及天津的     。而在大城市出现  和   住房,尤其是           。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社会风俗
1、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    》
2、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准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法令
3、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      》,结辫陋习至此革除
4、民国初,废除         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
1、社会风气:涤荡封建糟粕;
2、婚姻制度:1950年制定《     》,妇女解放?
3、休闲生活:节假日延长,休闲方式多样化
Ⅱ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知识结构:
近代以来交通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
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概况
交
通
轮
船
1.鸦片战争后,     开始进入中国。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的运输业。
2.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       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强垄断。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成为       的企业。
4.抗日战争后,轮船招商局垄断全国的轮船运输业。
5.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的发展。
6.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         的发展,轮船运输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呈现萎缩的状态。
铁
路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          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到          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民国建立后,西北、西南与内地仍然没有铁路交通,出行不方便。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局面得以改变,修建了          等铁路。
4.到“         ”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         加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祖国首都的联系。
5.1997年起,国家还对铁路实行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公
路
1.     ,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2.清末民初,近代的         技术传入中国。
3.民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4.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使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
航
空
1.1909年       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2.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           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
3.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通
讯
工
具
的
进
步
?
1.19世纪70年代,      未经清政府同意,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            。
2.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当时的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
3.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     
4.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Ⅲ 大众传媒的变迁
知识结构:
近代以来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