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常规水稻原种生产 二、常规水稻种子生产 根据国家标准,水稻原种生产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包括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合繁殖三个基本步骤。 1、水稻原种生产技术 可采用三圃制、两圃制、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原种。 三圃制: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 自交作物种子生产技术 一、常规品种原种生产 常规品种:基因型纯合的优良品种,包括自花授粉、天然异交率较低的常异花授粉纯系品种、杂交选育的基因型纯合的优良品种。 生产程序 重复繁殖程序 循环选择程序 (一)重复繁殖程序 每一轮种子生产的种源都是育种家种子,每个等级的种子经过一代繁殖只能生产较下一等级的种子。 登记种子 基础种子 重复繁育 生产用种 育种家种子 我国目前实行三级种子生产程序 育种家种子或原原种、原种、大田用种 要求:每个级别一般要繁殖多代 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1代—第3代,成为原种 原种繁殖的第1代—第3代,成为大田用种 (二)循环选择程序 指从某一品种群体中或其他繁殖田中选择单株,通过“个体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生产原种,经扩大繁殖成生产用种。 用于自花授粉和常异花授粉作物常规品种的原种生产。 循环选择 三圃制 两圃制 1、三圃制原种生产程序 单株选择 株行比较 株系比较 混系繁殖 株行圃 株系圃 原种圃 A、单 株 选 择 技术 选株(穗)对象 选株(穗)条件 选株(穗)标准 选株(穗)数量 选株(穗)时间、方法 纯度较高的生产品种,原种圃、株系圃、原种繁殖的种子田 原品种典型性状,田间选择、室内考种,丰产性、一致性、抗病性、抗逆性、抽穗期、株高、成熟期等 根据下一年株行圃面积、作物种类而定,选择数量大 条件均匀一致,勿在缺苗、断垄、地边、粪底、病虫害等条件下选择 禾谷类作物在抽穗、开花期初选、标记,成熟期复选、单株收获,室内考种决选,脱粒、编号保存。 B、株行圃鉴定技术 种 植 选择和收获 入选的单株按编号分别种成一行或数行,采用间比法,每隔9个或19个株行种一个对照,对照为本品种原种,播种量、株行距、管理措施一致,密度偏稀,至少三行保护行。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旱涝保收、隔离安全。 各关键生长发育时期,对主要性状进行田间观察记载,比较、鉴定每个株行的典型性和整齐度。淘汰不良株、杂株。先收被淘汰的株行,免遗漏在入选株中。收货后,考种,分别脱粒、保存。 C、株系圃比较试验 种 植 隔离区内,入选的株行种子各种一个小区,建立株系圃。间比法设计,每隔4个或9个小区设一对照区,对照为原种。 选择 典型性、丰产性、适应性等性状,田间管理、调查记录、室内考种、评选、决选等与株行圃要求相同。入选的各系种子混合。 D、原种圃(混系繁殖) 隔离区内,扩大繁殖上一年的混合种子,建立原种圃。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拔除杂劣株,收获的种子经种子检验,符合国家原种质量标准的即为原种。 要求:集中连片,隔离安全、土壤肥沃、管理好、单粒稀播,严防混杂。 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面积=1:(50-100):(1000-2000) B、两圃制原种生产程序 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混系繁殖。 相比三圃制,要增加单株选择的初选株、决选株数量、株行圃面积。 2、两圃制原种生产程序 循环选择程序的优缺点 优点:多次循环选择,优胜劣汰,可保持生产用种的优良性状。 缺点:育种者知识产权不能保证; 生产周期长; 种源非育种家种子,起点不高; 对品种典型性把握不准,品种易退化混杂。 二、常规品种大田用种生产 获得原种后,需经繁殖1-3代,供生产使用。 专门的种子田生产,才能保证大田用种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1、种子田选择 交通便利、隔离安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旱涝保收 实行合理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危害 病虫、杂草危害较轻,无检疫性并、虫、杂草 同一品种的种子田集中连片种植 1、种子田的选择 2、种子田良种生产程序 原种第1年在种子田繁殖,从种子田选择典型单株混合脱粒,作为下一年种子田用种。 其余植株去杂去劣后混合脱粒,作为下一年生产田用种。 第2、3年重复以上程序。 原种只能繁殖1~3代。 2、种子田良种生产程序 3、种子田的管理 隔离安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旱涝保收,合理轮作、避免机械混杂,同一品种连片集中,适时播种、适当稀植、肥水管理得当,提高繁殖系数。 三、加速种子生产进程方法 (一)提高繁殖系数 繁殖系数:单位重量的种子经种植后,其所繁殖的种子的数量相当于原来种子的倍数。 1、稀播繁殖:提高单株生产率,提高种子产量。 2、剥蘖繁殖:如水稻,可提早播种,稀播培育壮秧,促进分蘖,剥蘖插植。 3、扦插繁殖:甘薯、马铃薯等根茎类无性繁殖作物,可采用多级育苗法增加采苗次数,或切块育苗增加苗数,再多次切割、扦插繁殖。 提高繁殖系数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