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型尿钠肽和空腹血糖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价值研究
B型尿钠肽和空腹血糖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B型尿钠肽(BNP)和空腹血糖(FPG)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量效关系。方法 选择已诊断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列入观察组,选择既往无冠心病和T2DM的健康志愿者60例列入对照组,检测BNP和FPG;观察组患者正规治疗3个月后再次检测BNP和FPG,并观察1年后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BNP和FP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BNP和FPG较前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的心血管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和糖尿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趋势,BNP和FPG的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关键词】B型尿钠肽;空腹血糖;冠心病;糖尿病;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2.0.02
随着社会老年化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并成为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重要原因。大血管病变和心脏的心肌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最主要的的并发症之一[1]。有研究显示,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比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人群高3~5倍。近年来,我们通过B型尿钠肽(BNP)和空腹血糖(FPG)的检测,了解其临床量效与冠心病合并T2DM患者疾病发展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和病情判断提供参考价值。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糖尿病科门诊和住院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列入观察组;排除终末期冠心病和合并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其中男35名,女25名;年?g51~74岁,平均年龄(59.2±5.6)岁;冠心病病程5~15年,平均病程(7.8±2.3)年;糖尿病病程4~15年,平均病程(7.1±2.6)年;有心绞痛发作史14例,心肌梗死病史3例。同时选择此阶段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无冠心病和糖尿病的志愿者60例,列入对照组。其中男34名,女26名;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59.4±5.8)岁。将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①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根据典型心绞痛的发作特点和体征,结合患者的年龄、心电图改变、生物标志物和冠心病相应的危险因素,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绞痛。②T2DM的诊断标准:FPG≥7.0 mmol/mL,或餐后2 h血糖(2hPG)≥11.1 mmol/m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11.1 mmol/mL,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血糖升高。
(2)排除标准:年龄75岁,合并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呼吸循环疾病、高血压病、血液病、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精神性疾病,不同意或不能坚持完成参加该研究者。
1.3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近半个月内无心绞痛发作,前晚清淡饮食,当日清晨空腹,保持精神状态良好,未进行剧烈运动。由技术熟练的临床检验人员或护士,在前壁肘静脉穿刺抽取静脉血4~5 mL,离心分离血清保存备用。2 h内使用贝克曼库尔特Access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该公司配套生产的B型尿钠肽检测试剂盒,采用双抗夹心免疫酶法测定BNP值。使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波音特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血清葡萄糖检测试剂盒,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BNP和FPG干预前后的比较
首次检测时,观察组的BNP和FP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干预治疗3个月后,BNP和FPG均较前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随访结果的比较
随访一年后,观察组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和住院率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在慢性疾病中,心血管病和T2DM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