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对水稻秧田杂草及产量影响.docVIP

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对水稻秧田杂草及产量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对水稻秧田杂草及产量影响

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对水稻秧田杂草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研究了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秧田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鸭舌草[Monochoia vaginalis(Burm.f.)]等的防除效果,并测定了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影响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对水稻秧田的主要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168~420 g/hm2的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对水稻秧田稗草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4.06%~98.50%、91.55%~98.63%,对鸭舌草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4.06%~100.00%、90.94%~100.0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苄嘧磺隆WP和50%二氯喹啉酸WP。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施用后,增产效果总体优于对照药剂,在水稻秧田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杂草防效;养分;水分;产量   中图分类号:S4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574-03   稻田杂草和病虫害一样,是水稻生长的一大障碍,它们不仅与水稻争肥、争水、争阳光,而且覆盖于田面,降低稻田水温和土温,导致水稻生长迟缓,使水稻减产。不同稻区、不同播种季节及不同育秧方式秧田杂草种类及草相虽有一定差异,但均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为主要杂草。稗草不仅影响秧苗生长,而且在水稻移植时还会带入本田,形成夹棵稗,影响本田水稻生长[1]。秧田化学除草是控制秧田杂草、培育水稻壮秧、减轻人工拔草劳动强度的关键措施,也是减轻大田草害的有效途径[2]。   二氯喹啉酸属喹啉羧酸类化合物,为激素型除草剂[3]。施药后能被萌发的种子、根及叶吸收,以根吸收为主。它是稻田稗草的特效除草剂,对4~7叶期大龄稗草防效突出,施药适期宽,施药1次即能控制整个水稻生育期内的稗草。还能兼治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水芹(Oenanthe javanica)、矮慈姑(Sagittaria pygmae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苄嘧磺隆是选择性内吸除草剂,在水中能迅速扩散,被杂草根部和叶片吸收后转运到植株各部位,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几种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杂草生长受阻,幼嫩组织过早发黄,抑制叶部和根部生长而坏死。苄嘧磺隆用于稻田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如鸭舌草、眼子菜、节节菜(Rotala indica)、异型莎草、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等,对稗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次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的苄嘧磺隆和二氯喹啉酸复配后在水稻秧田除草效果,杂草防除后的产量以及杂草的氮、磷、钾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水稻品种:鄂晚5号。   供试药剂:(1)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0%二氯喹啉酸WP(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3)10%苄嘧磺隆WP[4](江苏省激素研究所)。   1.2 试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场,土地平坦,肥力较均匀,排灌方便。土壤属于侧渗型水稻土,pH 6.7,有机质含量为1.9%左右。田间杂草种类较多,发生量大,肥力较均匀。杂草主要有稗草、鸭舌草等。   6月10日播种,每公顷播种量75 kg,稻种经过浸种催芽处理,芽谷的芽长0.5 cm左右,根长1.0 cm左右。常规管理。   试验设28%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WP 4个剂量处理,以50%二氯喹啉酸WP[5]和10%苄嘧磺隆WP为对照药剂处理,并设空白对照(CK),共7个处理(方案见表1),重复4次,总计28个小区,每小区面积为20 m2,随机排列。   播种后第13天(6月22号)施药,水稻秧田秧苗2~3.5叶期,按表1所设计各处理用药量,采用MATABI型喷雾器施药,每公顷用水量450 kg。施药前排干水,施药后24 h灌水回田,保持水层7 d,只灌不排,任其自然落干。   水稻移栽期,秧田密度13.3 cm×20.0 cm,按本田方法管理,以便继续进行田间调查、取样和收获期测产等。   1.2.2 测定方法 施药后第20、30、50天调查杂草密度防效,并于第50天加测杂草鲜重防效。取样方法为每小区取有代表性4个点,每点0.25 m2,即每区共取1 m2,分别记载杂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