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古代建筑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古代建筑研究

PAGE 四、湖北古代建筑研究 古代建筑概述 这里 “湖北古代建筑”的研究范围,是指秦代以后,1840年以前留存于湖北地区的古代地面建筑。 湖北位于长江流域中段,古称荆楚,省域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这里山川秀丽、交通便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两大源头长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汇,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境内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史前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建筑活动印迹;殷商时代的盘龙古城,春秋战国时期楚都纪南城,记录了湖北地区远古建筑的辉煌,其建筑虽然早已从地面消失,但城廓和建筑遗址尚在;佛教禅寺宝通寺、归元寺,香火之胜远及东南亚与日本;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和明显陵,以其宏大的建筑规模、深远的历史及宗教影响,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和我国其它地区一样,湖北古代建筑也涵盖了居住、行政、礼制、宗教、商业、文教、景园、防御等各种建筑类型。由于在本次研究课题中,民居建筑分为另外的专题,我们将湖北古代建筑按城池、祭祀、陵墓、佛教、道教、书院会馆、古塔、桥梁、纪念建筑及其它共九个类别进行研究。此次研究以湖北古代建筑的风貌和特色为重点,希望对当代荆楚建筑风格的创造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古代建筑分类 (一)城池建筑 湖北的古代城池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5000年前的屈家岭文化中期,江汉平原就出现了湖北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城,如天门的石家河城,荆州的阴湘城及应城门板湾等古城址。在早期城池发展的基础上,随着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的发展,各时期的城市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曾作为诸侯国或封王都城的古城有江陵、随州、鄂州与黄州。其中江陵纪南城遗址是楚国都城的所在地,是当时中国南方最繁华的城市。迄今已被列为湖北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江陵、武汉、襄樊、随州、钟祥、恩施、鄂州、荆门、黄州、当阳十座城市,其中江陵、武汉、襄樊、随州和钟祥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荆州城 荆州城为清代城墙,位于荆州江陵。清顺治三年依照旧基而建。城墙周长3000m,高近9m,厚约10m,东西长,南北短,呈多边形。共有城门六个,均建门楼。 荆州城大北门城,墙基用条石垒砌,墙身用青砖石灰糯米浆叠砌。城楼为两层,重檐歇山顶木构建筑,设五开间外廊,造型纯朴。 襄阳城 襄阳城为明洪武年间依旧址修筑,城高约8m,周长6000m,四面六门,均设有城楼。城池屡圯屡修,尤以北城垣保存最为完整,清代顺治年间修城疏濠多次,后又重修小北门城楼于城头,重檐歇山式。 襄阳城北门,又称临汉门。门楼为二层,歇山屋顶,外设柱廊,柱顶雀替有彩绘,造型稳重厚实。 襄阳城临汉门正立面 夫人城 夫人城为明清城墙。位于襄阳城西北隅。东晋梁州刺史朱序之母韩夫人遂亲领婢及城内妇女建。明初在此扩建子城,长24.6m,宽23.4m,勒石额“夫人城”。 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又名柳州城,明清城池。位于郧西县上津镇。平面近方形,城垣周长1236m,南北长306m,东西宽261m残存。 古谯楼 古谯楼又称滴漏台,清代城池建筑,位于襄阳市襄城区。 古谯楼坐西朝东,位于长40m、宽16m、高5.4m的砖石台上,台下开两个拱门,前后贯通。谯楼为重檐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以加高的墀头夹持二层屋檐,增加了城楼的雄厚感,是城池类建筑中少有的形式。 (二)祭祀建筑 祭祀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里的一个重要分支。祭祀建筑分为五大类:一、名堂辟雍;二、祭祀祖先的宗庙;三、祭祀各类神灵的坛;四、祭祀朝廷表彰的历史人物和祭祀名山大川的祠庙;五、祭祀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神灵的民间杂祀庙。在湖北古代建筑中,祭祀建筑占有相当的数量。祭祀建筑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满足精神功能为主,充分体现祭祀对象的崇高伟大。 黄陵庙 黄陵庙原名黄牛祠,明代祭祀建筑。位于宜昌长江西陵峡中段南岸。现有山门、禹王殿和武侯祠等建筑。禹王殿为明代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五间,殿高约15m,重檐歇山式,上下檐均置斗栱。清代山门正面系四柱三间砖牌楼式,其后为戏楼。武侯祠在禹王殿东侧, 黄陵庙山门为清代四柱三间砖牌楼式重檐歇山建筑。石库门,石柱础,黑柱,墙面与屋脊均有精细的图案装饰。 黄陵庙武侯祠为三开门硬山建筑,三叉状墀头、宝瓶式脊首、卷云纹脊翼,均具有独特的个性。 黄陵庙建筑细部精美,飞鸟状脊翼和卷云与花卉图案组成的山花,继承了荆楚建筑的浪漫传统。 浠水文庙 浠水文庙为清代祭祀建筑。位于浠水城东南隅,建筑坐北朝南,现仅存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 大成殿为浠水文庙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屋面造型在重檐中部升起,形成三重檐屋面的效果,丰富了主立面轮廓,是湖北建筑的常见手法。 浠水文庙棂星门为四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