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GPSRTK技术在兰新铁路勘测定界中应用
GPSRTK技术在兰新铁路勘测定界中应用
摘要:通过对GPS-RTK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引进该技术参与勘测定界,以新建兰新铁路勘测定界项目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作业模式可极大的提高测量精度,减少工作量,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GPS-RTK;兰新铁路;勘测定界;应用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24-0015-02
土地勘测定界(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1]
1GPS-RTK测量技术概况
GPS-RTK(Real Time kinematic)[2~3]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它的基本形式是:以一台输入已知WGS-84坐标的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不间断观测,将其观测数据(已知WGS-84坐标及载波相位),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发送给流动站(用户观测站),在流动站上,另一台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与基准站所观测的卫星为同一组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数据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实时差分的原理,通过特定软件,实时地求差并计算出流动站所在点的WGS-84一维坐标,通过地方坐标转换参数,换算得出流动站逐点的平面坐标x、y和h,并在电子手簿上实时显示其坐标及其精度。目前厘米级的RTK技术在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放样测量中已经被广泛接受。
2GPS-RTK测量系统的构成
2.1卫星信号接收系统
在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系统中,应至少包含两台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准站和流动站上,当基准站同时为多用户服务时,应采用双频GPS接收机,其采样率与流动站采样率最高的相一致。
2.2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链),由基准站的数据发射装置与流动站数据接收装置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性设备。其稳定性依赖于高频数据传输设备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性,为了保证足够的数据传输距离及信号强度,一般在基准站还需要附加功率放大设备。
2.3软件解算系统
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的软件解算系统对于保障实时动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载波相位为观测量的实时动态测量,为实时动态测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实时动态测量的软件系统,应具有的基本功能是:①快速解算/动态快速解算;②根据相对定位原理,采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序贯平差法),实时解算流动站的“WGS-84”坐标;③根据已知的地方坐标转换参数,进行应用坐标系统的转换;④解算结果质量与精度评价;⑤测量结果的显示与绘图、放样功能。
3实证分析
3.1项目简介
新建兰新铁路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而现有的兰新铁路将改为货运专线。两条铁路相辅相成,既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又可拓宽新疆、甘肃、青海以及中亚等地煤炭、棉花等优势资源运输通道,使三省区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造福各族人民的目的。第二双线作为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运营后将提升我国和中亚、欧洲等地的铁路运输能力,有利于完善我国向西开放格局。这一项目投资估算总额为1 435亿元,由铁道部与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共同筹资建设,设计时速为200 km/h,兰州至西宁段、哈密至乌鲁木齐段线下预留提速为250 km/h,建设工期5 a。[4~5]
3.2技术实施
采用RTK线路坐标控制测量模式进行勘测定界,在各控制点处进行坐标转换;以第四个已知点进行检核,符合精度要求后马上开始界址点的放样和施测。作业组采用“1+4”的作业方式,基准站1人,流动站3人,其中1人操作仪器,1人打桩,1人记录,具体采用两个流动站同时对铁路左右线进行界址点的放样和复测。作业过程感觉速度大约是传统测量的8~12倍,明显快于传统的全站仪测量。
3.3精度分析
为了验证其测量精度,将GPS-RTK测量部分结果与全站仪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由表1可知,两者的误差在控制范围之内。
表1GPS-RTK与全站仪测量结果精度对比
点号 全站仪测定坐标 GPS-RTK测定坐标 较差
X Y X Y △X
/ mm △Y
/ mm
J1 380 638.839 3 993 684.600 380 638.837 3 993 684.602 2 -2
J26 381 838.046 3 993 671.402 381 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孙有中2024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6 My sweet home Period1 Welcome to my home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VIP
- 城市遥感知识学习.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工程机械租赁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中药临方炮制的现状及进展.pdf
-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4-2008.pdf VIP
- 水处理生物过程.ppt VIP
- 克莱门特w3000用户手册(中文版).pdf VIP
-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规定.pdf VIP
- 毕业设计-电动叉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