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高速铁路LTE车载网络信号基站方案.pdf

华为高速铁路LTE车载网络信号基站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RC 高铁信息化解决方案 摘要 国家“十一五”规划了“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预计到2014年我国250km/h等级以上高铁里程将 达到2.8万公里,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80km/h。列车速度的大幅提升造成旅客通信质量大幅下降,行车安全问 题也难以解决。针对此问题,华为公司认真研究高速移动场景下移动通信特点,提出HRC(High-Speed Railway Communication)端到端解决方案,通过系列化关键技术彻底解决高铁车地通信问题,并支持共建共享,大幅 降低运营商CAPEX。 1 高铁建设浪潮中的信息化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一日千里,走在世界前列。2009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到 8.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2012年,形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和三条城际快铁,共36条高 速铁路线,总里程达到1.6万公里。预计到2014年, 我国250km/h等级以上高铁里程将达到2.8万公里。 大规模的高铁建设及建成运营,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高铁信息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高铁主要的目标客户是商务出行或者旅游出行,商务旅客需要随时随地与生意伙伴交流和沟通,而旅游出行 的乘客对车厢内娱乐服务有着强烈的兴趣,这些需求的满足,将能大大提升高铁的竞争力和品牌价值。 高速运行的列车安全性需求极为突出,迫切需要提供有力的手段能够在地面上对列车的运行状态和车厢内情 况进行实施监控。而目前高铁通信现状远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在高铁车厢里,经常能听到旅客大声“喊”电话的声音,原来是手机信号若隐若现,难怪通话时断时续。 有的旅客在列车高速行进时无法正常通话,干脆趁列车在中途停站时拨打手机,还提醒亲友:“火车停不了 几分钟,车一开信号就弱了,所以说得快点!”而一些旅客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也根本无法运用无线上网功能, 就连最先进的3G技术也不能上网”。这是高铁旅客对高铁通信的切身感受—基本的语音通话问题都难以解 决! 因此,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为车地之间提供稳定、宽带及可靠地通信服务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 在我们面前。 2 高铁通信的难题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车体穿透损耗大 高铁列车采用全封闭式车体结构,且部分车型采用金属镀膜玻璃,车体穿透损耗高达24dB以上,为了克服 车体穿透损耗,要求室外的信号发射机功率增强,要求更高的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或者要求用户终端(UE)的发 射信号增强。 2) 高速带来频繁的切换 超过250 km/h的时速将使列车内用户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穿过多个信号小区,容易引起信令风暴,导致掉话。 3) 重叠区难以满足切换和重选的需求 手机在不同基站间切换至少需要6 s,而全速行速的高铁列车通过两个基站切换区时间要经常小于6 s,手 机基本往往无法正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