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YPERLINK /archives/22992 水中月,月中水
HYPERLINK /archives/author/shea \o 由 Shea 发布 Shea 发表于 2009-11-25
(本文已刊载于《中国国家天文》杂志2009年第11期)
什么地方有海却没有水?月球。从静海到风暴洋,从阿丽阿黛溪再到虹湾,月球上到处都是和水有关的地名。但上个世纪60-70年代“阿波罗”计划采集回来的岩石却是异常的干燥。这颗在太阳系极早期由火星大小的天体和地球撞击而形成的卫星比地球上最干燥的沙漠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除了地名之外月球表面和水似乎再无瓜葛。
这一直接后果就是在月球上建立长期甚至永久基地的计划将变成“水中月”。因为对于未来的月球基地来说,就地取材远比使用来自地球引力场深处的物资来得廉价。水是一种非常高效、易于使用和储存的氢、氧载体,它可以用来生产火箭的推进剂、维持人类的日常需要、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运输系统提供燃料。
但也许先前那个谜语的答案并不是十分准确。2009年的秋天一切都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月中水”正在从“水中月”中慢慢涌现……
“垂直极限”暗藏“水”机
与地球近23.5°的自转轴倾角不同,月球的只有大约1.5°。这一自转轴几乎和黄道面垂直的构形使得月球两极的一些地区可能永远处于阳光的照射之下,而其他一些地方则会处于无尽的黑暗之中。根据日本“月亮女神”对月球两极的观测,月球上的永久光照区并不存在。南、北两极最高的日照率也仅为86%和89%,但是确实存在永久阴影区。在那些永远照不到阳光的地方,温度会保持在大约50开(-223℃
事实上,近半个世纪之前天文学家们就开始争论,月球上可能有冰。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有了些许眉目,而它缘起的地点则出人意料地是比月球环境更为严酷的水星。当时天文学家使用雷达来探测水星的地貌,在这个过程中接收到了来自水星两极环形山中永久阴影区的回波。这一回波从电磁学上来看似乎是被一个厚冰层反射回来的。
受这一“利好”消息的影响,1994年科学家在最后关头为“克莱芒蒂娜”月球轨道飞行器安装了一个雷达。当它经过月球南极上空的时候,反射回来的信号也“预示”有冰存在的痕迹。但很多人对此留有疑义,随后地面雷达的观测并没有证实这一结果。这也许是由于月球上的水冰颗粒太小造成的,而月球两极能否存积大量的冰仍备受怀疑。
为了寻找这些水冰颗粒,1998年“月球勘探者”探测器专门携带了中子谱仪来测量宇宙线轰击月球表面所产生的中子的能量。如果这些中子在飞向探测器的过程中与月球土壤上层的氢原子发生碰撞的话,它们的速度就会大为降低。通过测量快中子和慢中子的比列,“月球勘探者”令人信服地证明月亮的两极地区富含氢——而这些氢则极有可能来自混合在月球土壤中的冰。后续的研究也试图搞清楚这些氢和永久阴影区之间的关联。但是有氢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有水,因为这些氢也可能来自太阳风。
十年前,有科学家在研究“伽利略”木星探测器的数据时发现,在红外波段下月球南极附近存在一些亮点。对小行星而言,这些信号意味着有页硅酸盐的存在。而页硅酸盐的形成需要两大要素:热和水。这是否也说明月球南极的环形山中暗藏有水呢?当时人们对此的反对声不绝于耳。
新一轮探月热潮中的新发现
十年后,月球迎来了新一轮的探测热潮。欧洲空间局的SMART-1、中国的“嫦娥”、日本的“月亮女神”、印度的“月船”1号、美国宇航局(NASA)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和“月球环形山观测和传感卫星”(LCROSS)都已经或者正在对月球进行探测。这些装备有先进的第二代传感器的探测器为我们带来了对月球地形、组成以及环境的最新认识。
得益于距离月球表面仅50千米的轨道,2009年9月17日LRO公布了它自6月发射以来的首批高分辨率科学结果。LRO上的月球辐射实验(Diviner)发现月球极地环形山永久阴影区的温度仅有33开(-240℃
[图片说明]:月球辐射实验(Diviner)探测到的月球南极白天(左图)和夜晚(右图)温度。图中紫色地区温度最低(大约40开),红白色温度最高(400开)。版权:NASA/UCLA。
此外,LRO上和“月球勘探者”中子谱仪类似、但分辨率更高的月球探测中子探测器(LEND)发现,月球上的氢并不仅仅局限在永久阴影区中。虽然由于高温它们无法驻留于月球表面,但氢却可以以由彗星撞击带来的水、甲烷或者氨的形式存在于月球的地表之下。同时,LRO上即使只对表面水冰敏感的莱曼-α探测器(LAMP)也在南极附近的环形山中探测到了水的信号,且灵敏度也比预期的要高。
[图片说明]:月球探测中子探测器(LEND)在月球南极周围探测到的中子流量。左图空间分辨率90千米,右图空间分辨率30千米。红色代表中子流量变化最大。版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