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规划书(范文).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创业规划书(范文)

大学生创业规划书范文-2008年11月29日 2010年07月16日 19:15unknown 2008年11月29日   大学生就业问题剖析,树立积极就业思想   据统计,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之多,这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历年统计数字表明,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并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几年,每年都有部分学生处于待业状态。对此,人们不禁要问,昔日的“天之骄子”现在就业咋就这么难?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剖析    面对这一疑问,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我们可以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因素得到说明。    一是国家政策导向的间接影响    自上世纪末,我国开始了持续至今的高校扩招热,每年招生数量都成大幅递增趋势,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固然,高校扩招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使然,但段时期内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巨大就业压力。而且,这种快速膨胀所带来的“就业难”也使学生本人及其家长一时难以在心理上适应。尤其是迄今扩招对象都主要是以普通高校大学生为主,而不是当前最需要的高职学生。这就使大学生总体就业状况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则是企事业单位招人难。    二是社会对人才要求的盲目性影响    由于高校毕业生尤其是较高学历人才的增多,一些用人大为也随之提高了“准入”的学历门槛。很多并不是为了人尽其用,而仅仅是为了赶时髦、装门面。当前社会上盛行的“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免谈免谈”的人才政策就反映了这一心态。在此背景下,出现本科生做门卫、看仓库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此既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又增大了大学生(本、专科生)的就业压力    三是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    部分高校不顾本校实际承受能力,一味盲目扩招,而相应的师资配置、教学设施等软硬件设施又一时难以跟上,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减弱。另外,也有部分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的不合理降低了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而其在就业指导方面工作的薄弱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就业率。    四是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哲学上认为,内因是决定事物的主要因素,外因主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某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有待提高是其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所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嬉戏无度,荒废学业。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较强的创新能力、敏锐的判断力、灵活的应变能力、扎实宽厚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等等。而当前部分大学生陷入物欲诱惑太深,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勇气。耽于“追星”、玩乐,沉溺于网络游戏,醉心于风花雪月。大学几年,浑浑噩噩,知识、能力都无明显增长,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社会的需要。   其次,眼高手低,自视过高。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如教育部官员所说,“大学生的定位应为普通劳动者”,而非以往所认可的“天之骄子”。但部分大学生仍然秉持固有的观念不放,自以为是,期望值过高,就业观念陈旧,总想到大城市、“做白领”;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眼高手低,并不一定能够胜任所向往的工作,而对偏远地区和农村、基层则又不屑一顾,所谓“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自我封闭了就业之路。   再次,心态浮躁,投机取巧。受社会浮躁之风影响,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总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而不是通过长期的扎实积累和艰苦的基层工作经验积淀。《温州商规》中的辛勤创业故事应当对你们(咱们)有所启发。   沉重的就业压力也影响到了部分在校大学生的情绪,使其对将来满怀忧虑而无心专注与学业,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素质不高→“理想”工作难找→产生“读书无用论”思想 →在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素质不高。(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对这一问题,国家高度重视,每年都采取积极措施努力缓解日趋沉重的就业压力,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决定开始放慢扩招步伐,如2007年仅计划扩招5%,而非以往的动辄20%的幅度,并集中精力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发展高职教育上面。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将走上渐趋理性的道路:由学历越高越好向更注重能力与工作实绩的方向转变。学校则进一步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加强就业指导,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与就业机会。而对于我们大学生自身来说,关键是要充分珍惜大学学习机会,努力提升素质,全面发展能力,严格政治方向,掌握专业知识,未经来的就业与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作为在校大学生,为了应对未来的就业挑战,应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和发展能力、素质入手,从现在做起。时不我待,只争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