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钢琴家蒂博代的三场“相遇”
相较于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并不是一个过分看重“颜值”的世界。爱乐人不太会计较表演者的外貌或弹琴时的姿势和表情,只要他们能将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弹得流畅自在,或是将德彪西的钢琴小品弹出缱绻生动的质感即可。但即便如此,一些古典音乐家无论从颜值还是从风度上来说,都丝毫不逊于流行偶像或电影明星,法国钢琴家蒂博代(Jean-Yves Thibaudet)即是一例。
1961年出生的蒂博代今年已经五十七岁了,可是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这位钢琴家“冻龄”的功力实在了得。他不单样貌年轻,步态轻盈,神情更是生动,与人交谈至激动处甚至眼睛里亮闪闪的,宛若一位浪漫的、涉世未深的年轻男孩子。谁能想到,这位半点也不显老的钢琴家,入行已接近四十年,可说是见惯了乐坛的辛酸起伏。在过去的十年间,我与这位法国型男钢琴家有过三次会面,要么在音乐厅中,要么在音乐会之前或之后的排练间隙。每次他都给我以不同的、新鲜的印象。
有些人喜欢按部就班地生活,不愿轻易改变生活的轨迹,也不太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可蒂博代不一样,他从来不曾停止对未知、新奇的探索。
我第一次见到蒂博代,是在2008年的暑假,我申请了学校的暑期交流项目,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修读英语课程,并参观当地的艺文机构等。那时候,我已经自诩为初入门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开始大量地买唱片,每每去到一个新鲜地方旅行,一定要去当地的音乐厅或歌剧院听一场现场演奏才会安心。在那一个多月的异乡生活中,我在华特?迪士尼音乐厅欣赏了洛杉矶歌剧院的普契尼《三联剧》,也在慕名已久的好莱坞碗(Hollywood Bowl)听到洛杉矶爱乐乐团的现场演出。 Decca /Kasskara
那晚与洛杉矶爱乐合作的,正是蒂博代,他演奏的是俄罗斯作曲家哈恰图良的钢琴协奏曲。当时初入音乐世界中探索的我,贝多芬、舒伯特和肖邦的名字已然熟悉,不过,哈恰图良是谁?当我聆听了蒂博代那激情的、近乎灼烧的琴音之后,竟然对这首如此陌生的曲目有了兴趣,回到家中仍念念不忘,睡前又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总谱对照回想了一番。
那年的我,记得蒂博代与洛杉矶爱乐演出时的夜色很美,也记得我身旁的一对老年夫妇一边欣赏美乐,一边分食一篮面包的惬意。也正是那一次蒂博代演奏的这首哈恰图良,令我在德奥古典与浪漫派之外,找到另一处领悟音乐之美的入口。现代音乐对我来说不再是艰深晦涩的,而是充满激情、变化以及作曲家和演奏者对这世界的好奇。
我与蒂博代的第二次相遇,是在香港文化中心的后台。那是2012年的初夏,我已离开北方故乡,来到南方这座繁忙的半岛城市工作、生活。碰巧成为本地报章文化版面的记者,算是学以致用,将兴趣当成工作,频繁接触世界知名的艺术家,聆听他们的人生故事,从中得到滋养与慰藉。 蒂博代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出
与蒂博代的会面,在5月末的一个午后。当时他来到香港,与香港管弦乐团合作法国作曲家圣-桑的钢琴协奏曲。在一次例行排练结束后,我见到这位装扮时尚的钢琴家,那天他穿了一件天蓝色碎花衬衫,戴一条造型夸张的金色项链,看上去像极了常常出入爵士酒吧和时尚派对的设计师,而不是我们惯常想象中严?C甚至古板的古典音乐家。
虽说蒂博代的衣着装扮常让人产生距离感(像他那样对服饰和外貌细部的精心修饰,连很多女孩子都会自愧不如吧),但他本人却是和善亲切的,从不端着架子,也不故弄玄虚。他自言从来不是那种过分勤勉的钢琴家,非要一年演出两百场,过“酒店―音乐厅―机场”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他渴望能在繁忙的工作间隙,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和家人,还有自己的宠物狗。“我穿时尚的衣服,是因为我喜欢,”蒂博代说,“我演奏谁的作品,去哪里演奏,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我喜欢。”
真是再典型不过的法国人,不是吗?
那次访谈中,蒂博代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很多琴童五岁才开始接触乐器,而蒂博代五岁的时候已经进入法国里昂音乐学院,跟随当时法国最有名的钢琴教授学习了。七岁那年,他首次登台演出;十二岁那年,他得到里昂音乐比赛的金奖;十五岁和十八岁那样,他又分别在巴黎和纽约得到重要音乐比赛的奖项。
以“音乐神童”身份出道的音乐家并不少,有些聪慧沉稳的,一早找到自己的风格,持之以恒,事业逐步上升;另一些则没那么好运,过早地消耗了自己的才华,最终只能落得“泯然众人”的下场。蒂博代显然属于前一种。他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向有清晰的规划,不紧不慢,有张有弛。过去数十年间,他与这世界上众多一流乐团如芝加哥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以及法国国立交响乐团等建立起长久的合作关系,与知名唱片公司合作灌录唱片,推广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并在2010年进入好莱坞碗(定居洛杉矶的蒂博代已经记不清究竟在这座洛杉矶的露天音乐厅中演奏过多少场了)“名人堂”。连高傲的钢琴家霍洛维茨透过电台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