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至县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东至县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介绍了东至县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突破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的措施,以期为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措施;安徽东至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68-01
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农机化发展步伐较慢的山区,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如何立足山区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点,突破山区农机化发展瓶颈,强力推动山区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促进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实现全县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1 东至县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东至县位于长江安徽段南岸之首,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3 261 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 058 km2,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63.1%;拥有耕地3.2万hm2,其中水田2万hm2、丘陵旱地1.2万hm2。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在该县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3.39万kW,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其中已拥有联合收割机869台、拖拉机9 125台(大中型拖拉机432台)、农用排灌机械3 120台、各类植保机械4 563台、插秧机366台、粮食烘干机132台、各类配套农机具12 362台套。全县农业机械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两高两低”现象:种植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程度较低;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
2 东至县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
受地理条件、种植方式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全县农机装备结构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较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另外,区域发展也不平衡,沿江圩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南部山区发展较慢,且大多以分散经营为主,作业形不成规模,作业效率受到限制,农业机械作业范围窄,其整体功能发挥不尽合理。
2.2 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由于体制原因,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县、乡、村3级农机服务网络设施装备落后,人员结构老化,专业化知识水平低,?е鹿?共服务能力不强,缺乏有效的服务手段,现有的服务方式和水平与当前农机化发展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2.3 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弱
虽然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队等组织快速发展,但整体来看,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相关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绝大部分组织结构松散、规模小、服务模式少,服务功能弱,集约化程度不高,比较效益也不明显。全县目前还集中于农机户单打独斗的模式,从而导致农机闲置率高、作业效益低,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2.4 农机化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随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不断实施,农村机耕路建设力度加大,但总体规模小,设施配套完善的,仅限于项目区和个别经济条件好的村组,全县绝大部分村组田块之间用于农业机械行驶的机耕道路基本上还是空白,机械作业场地规模小、农机具搬运转场困难的现象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善,远远满足不了机械化发展需求。
3 突破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瓶颈的对策
3.1 围绕产业结构,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一是从粮食产业中突破,抓住加强和巩固粮食生产契机,依托全年水稻种植面积达3.4万hm2的规模,着力推动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提升全县农机装备水平[1]。二是从烟叶产业中突破。抓住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烟叶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重点项目的契机,依托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达1 266.7 hm2,着力加快现代烟叶生产机械化进程,加大烟地起垄机、起垄盖膜一体机、培土机、烟苗剪叶机、植保打药机、编烟机等新型机械推广力度,有效降低烟农种植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三是从茶叶产业中突破。东至县是全国优质茶生产基地,近年来通过合理引导推广,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超过5 333.3 hm2,为促进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应着力加大对茶叶修剪机、采摘机、杀青机、烘焙机、贮藏保鲜库、绿色防控技术设备和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关键生产薄弱环节的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茶叶的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节能化、智能化生产,积极追求品质与效率的“双轨”共赢[2]。四是从食用菌产业中突破,针对全县传统产业食用菌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用工多、作业强度大等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丙环唑嘧菌酯在玉米和土壤中残留分析.doc
- 丙硫氧嘧啶与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影响情况对比研究.doc
- 丙硫氧嘧啶治疗妊娠合并甲亢疗效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研究.doc
- 丙硫氧嘧啶联合氟羟强松龙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伴甲亢70例临床研究.doc
- 丙硫氧嘧啶联合硒酵母片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疗效观察.doc
- 丙种球蛋白与抗生素联用治疗脑卒中引起肺部感染临床研究.doc
- 丙种球蛋白对小儿喘憋性肺炎临床过程影响.doc
- 丙种球蛋白对支原体肺炎辅助治疗作用探讨.doc
- 丙种球蛋白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及冠脉损伤影响分析.doc
- 丙种球蛋白治疗不典型川崎病患儿临床效果及病情特点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