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教材分析-温州第十二中学.PPT

  1. 1、本文档共1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教材分析-温州第十二中学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科书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必修总体变化 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 过去是计算物体自由下落时的能量,从而得知机械能守恒,进而推广到普遍的机械能守恒定律。本书则先定性地分析多个具体事例,猜测动能与势能的可能的关系,然后定量计算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能量变化情况,这样来得到机械能守恒的关系。计算中不涉及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具体表达式,所以更具有普遍性,这点可以向学生说明。 第9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本节仍然采用了不给步骤给思路,同时进行难点提示的写法。 在前面的实验中,测速度时都是用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表其中某点的瞬时速度,在这节的74页,证明了“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与它相邻的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前面没有使用这个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更多地通过实验认识瞬时速度,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盲目追求精确度的倾向。在过去的教学中,这个结论是以一个习题的形式出现的,这里做了正式的证明。这也是为了给学生加深这样的印象:无论做什么事情,采用一个新的方法,必须有可靠的根据,不能草率从事。 第10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本节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简述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基本思想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人类对自然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除了物理学外,别的学科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也有贡献。书中还提到曾经发现有的核反应中似乎能量并不守恒,后来发现是没有把中微子的能量考虑进去。指出这一事例的目的是说,质疑不仅能催生新的理论,同时能够考验已知的真理。 本节“思考与讨论”的作用就是一个质疑的范例,它引导我们考虑能量转化和能量转移的方向性。过去的中学物理课程不涉及这个问题,新课程更多地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因此对能源问题做了讨论,而研究能源,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自然要谈宏观过程的方向性。在必修模块中这只是简单地提一提,如果学生继续学习物理,在选修1-2和选修3-3中还有深入一些的讨论。 问题和练习中的第3题主要是从科学态度的角度考虑的,目的是让学生关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重点在参与,不要求学生一定能提出多少有价值的意见。 原教材关于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教学线索及特点 功和能:通过四个实例讲解 “功是能能量转化的量度” ●运动员举重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物的重力势能; ●压缩的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机车拉着列车加速,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起重机提升重物,钢绳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动能和动能定理 ●根据“飞机牵引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增加多少”来确定动能表达式 ●推导得出 ,确定动能的表达式。 ●把上述表达式的结论称为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根据重力的功 确定重力势能表达式为mgh。 ●说明重力功和物体势能变化的关系。 ●说明重力做功跟路径无关。 特点: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作为事实提出的普遍性结论;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确定动能和重力势能表达式的根据; 3.把动能和动能定理两个知识的形成结合起来在同一节课讲授。 三、第七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 1.新、旧教材章节结构对比 2.对具体教材的分析 (3)“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关于动能表达式“实验+理论”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过程 ●经历对橡皮筋方案的分析,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学会“操作技巧”(选择数据点),提高收集数据的能力 ●定量分析数据,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对 W 和 v 定量关系的作出猜想 △确定用图象来验证猜想的操作思路 △体验通过改变坐标轴的设定,使图象是一条直线。 △有条件的,用数表软件教学数据处理 三、第七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 1.新、旧教材章节结构对比 2.对具体教材的分析 ●关于动能表达式“实验+理论”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过程 ●经历对橡皮筋方案的分析,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学会“操作技巧”(选择数据点),提高收集数据的能力 ●定量分析数据,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经历一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形成实验结论的过程 (3)“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第五章:曲线运动 ? 本章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研究抛体运动及为此所做的准备;后一部分是圆周运动。 ?第1节:曲线运动 与过去的教材相对照,本书仍从砂轮落下微粒的运动入手,开始讨论曲线运动的方向。但是,又有很大不同。过去是由课本描述现象,同时直接说出结论,本书则在学习的开始提出问题,书本不予解答,请学生考虑由现象应该得出的结论。这类“思考与讨论”、“说一说”等,都是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所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