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综合控制系统设计1.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编程控制器综合控制系统设计1

一 设计步骤 程序的初步调试 安装PC 做控制柜、操作台 输入、输出配线 联机统调 调整软 、硬件 交 用 户 符合设 计要求? 程序设计 控制流程设计 PC机型的选择 确定系统控制任务 Y N 二、PLC的选型与硬件配置的确定 1、PLC选型: 物理结构的选择:整体/模块式 特殊功能模块; I/O点数的确定:准确统计I/O点数 留10~20%余量 存储器容量的选择:开关量( I/O点数×8) 模拟输入/输出:200字节/路, 应留有余量; PLC指令功能的选择:任何PLC均能满足开关量 控制,如有其它控制则需注意选择。 输入模块的选择: 直流24V(延迟时间短,可与接近开关等电子装置连接); 交流220V(触点接触可靠,适合在恶劣环境下)。 输出模块的选择: 继电器/晶体管/可控硅(考虑负载的电压种类、大小、系统对延迟时间的要求等); 注意同一输出模块对各种负载驱动能力的差异,如驱动交流接触器,应使用VAC220V; 输出模块的外部接线方式:隔离式、分组 式、汇点式。 2、开关量I/O模块的选择 回顾:输出电路的分类:由输出开关器件来分 负 载 OFF/ON 容 量 晶体管 直流 0.2mS 0.5A/点 DC5-30V 可控硅 交流 1mS 0.3A/点 AC85-242V 继电器 交/直流 10mS 2A/点 AC250V DC30V 型号:FX2-48MR 继电器输出I/O:24/24 FX2-32MS 可控硅输出I/O:16/16 FX2-64MT 晶体管输出I/O:32/32 3、通信功能的选择: 根据通信对象、通信速率、通信距离、通信网络种类进行选择。 若 PLC 控制的系统需要联入工厂自动化网络,则 PLC 需要有通信联网功能,即要求 PLC 应具有连接其他 PLC 、上位计算机及 CRT 等的接口。大、中型机都有通信功能,目前大部分小型机也具有通信功能。 三、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措施 1、对电源的处理 电源的波动以及电源电压中高次谐波产生的干扰通过供电线路的阻抗耦合产生. 隔离变压器: 可抑制从电源线窜入的外来干扰, 提高抗高频共模干扰的能力; 低通滤波器: 吸收电源中的大部分“毛刺”。 AC380V AC220V L1 L2 L3 L4 C1 C2 C3 抗高频差模电压 抗共模电压 抗共模电压 抗差模电压 2、配线 动力部分、控制部分、PLC、I/O电源需分别配线; 隔离变压器与PLC、与I/O电源之间应采用双铰线连接; 当信号线距离超过300m时,应采用中间继电器来转接信号;模拟信号在远距传输时应采用电流传输方式,选择屏蔽电缆; 通信电缆在要求不高时,可选用屏蔽电缆或双铰线,在高频时应用专用电缆(如光纤电缆); 系统动力线应足够粗。 3、对感性负载的处理 输入 输出 PLC ~ ~ PLC输入电路 两线式传感器 旁路电阻 D:1A,3×E R:51~120Ω C:0.1~0.47μF 输入 输出 PLC D D E E PLC输入电压低电平上限值 PLC输入额定值 漏电流 5、接地:一点接地,1.5mm2 4、故障的检测与诊断 PLC外部的输入/输出元件的故障率远远高于PLC,出现故障后,PLC本身不易察觉(其自诊断是对PLC本身的),往往直至强电保护装置动作后才停机,造成事故扩大化。 系统的故障检测程序: 逻辑错误检测; 超时检测。 上限 下限 M0 X10 Y2 M1 下限开关坏 四、具有多种工作方式的系统的编程 手动方式——手动操作:通过按钮使负载单独通/断;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