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ppt复习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教育.ppt复习课程.ppt

* * 早期教育 康复医学科 皮亚杰婴儿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是20世纪最具广泛而持久影响的心理学理论之一。 皮亚杰是20世纪最有影响和贡献最大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生于瑞士纳沙特尔,聪明早慧,22岁便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1921年皮亚杰到日内瓦大学任职,正式开始了对儿童心理特别是儿童的思维、智力和认知发展的系统研究工作。在此后的50多年里,他先后发表专著百余卷,论文多篇。1955年,皮亚杰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席,直至去世。 (1)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的基础。 主体为认识客体必须对客体施加动作,在动作的过程中主体或者客体发生相互改变、相互适应。他认为,这种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适应是智慧的本质,而适应的本质则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Equilibrium)。他把适应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同化,二是顺应。 同化:主体通过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例如,从用杯子喝水到用碗喝水 顺应:改变主体本身的动作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例如,从吸奶嘴到用杯子喝水,婴儿采用新的动作,以适应环境。 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采用同化或者顺应的方式重建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2)认知发展阶段阶段理论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 ~ 7岁)、具体运算阶段(7 ~ 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 成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完整地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性,但又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它决定着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具体到每一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则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有一定秩序,不能逾越,也不能增长,更不能互换;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有着质的差别。 ④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水平上分化的形式和内容,会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重构、改组或综合 (3)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本阶段是婴儿感知觉、注意、记忆、学习、思维和言语等初步发生发展的时期,也即儿童智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身体运动引发各感官产生对事物的认知。 (4)前运算阶段与自我中心化现象 2岁以后,婴儿进入了前运算阶段。这是感知运动智力向概念性智力发展的一个中间性过渡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婴幼儿还不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前运算阶段”。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 2、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 3、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期,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因此,改变人的回避行为,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蒙台梭利敏感期理论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智力有卓越的贡献。 语言敏感期(0-6岁) 秩序敏感期(2-4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动作敏感期(0-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书写敏感期(3.5-4.5岁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