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北干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小北干流环境问题与对策探讨

? 黄河小北干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 ? ?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黄河小北干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主要是水污染严重、滩地盐碱化、湿地减少、滩岸坍塌、生物稀少等,本文在认真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黄河 环境 问题 对策      黄河小北干流(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处于黄河中游, 区间流域面积为18.46万km2,全长132.5km,宽3-18km,河道面积为1107.67km2,其中滩地面积675km2(101.3万亩),河道穿行于汾、渭地崭谷凹地区,沿程有汾河、涑水河、渭河、北洛河等支流汇入,两岸为高出河床50~200m的黄土台塬,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冲淤变化剧烈,属淤积性游荡型河道。           根据1989-2003年黄河龙门、潼关站,汾河河津站,渭河华县站水质监测资料,黄河龙门断面水质为Ⅲ~劣V类,汾河河津断面水质均为劣V类,渭河华县断面水质为V类或劣V类。黄河潼关断面水质为V类或劣V类。该区域共有较大的或污染较重的支流19条,较大的厂矿企业直接入河排污口24个。   这19条支流的污染物年输送总量为4944万t,其中渭河年污染物量为4831万t/a,占97.7%;24个排污口年排放废污水总量0.55亿m3,排放污染物总量4.1万t/a.总的情况是支流汾河、渭河水质污染均重于黄河干流,支流汾河水质劣于渭河,干流潼关断面水质劣于龙门断面,各断面有机物污染呈加重的态势,而重金属污染呈下降趋势。由于废污水的超标排放,污染了河川径流及地下水。使黄河小北干流左岸的运城市19眼深水井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氨氮、亚硝酸盐、六价铬超标;右岸黄河滩的积水,矿化度一般在5g/L以上,高的达10g/L以上,含氟量多在7—9mg/L,高的在10mg/L以上,水味咸苦,根本不能饮用和灌溉。      由于黄河小北干流河床不断淤积抬高,使工程临背差随之加大,现多在1.50m以上,最大达3.35m,右岸的朝邑滩、新民滩临背差已在2米以上,华原段达3米左右,造成滩区地下水位上升,沼泽盐碱化日趋严重。华原—朝邑20万亩可耕滩地,已沼泽、盐碱化10.9万亩,其中明水面积近万亩,有的变成白茫茫的不毛之地,有的仅能生长单一的碱蓬草,大片滩地荒芜。     黄河小北干流共有湿地255 km2(不包括治河工程内的鸡心滩、边滩、嫩滩、河漫滩等)。主要为水坑水洼、沼泽地和湿草地,由于近年来干旱少雨,黄河来水减少,2001、2002、2003年黄河龙门站年径流量分别为139.4、156.6、162.3 亿m3,依次为 1950—2000年均值277.9亿m3的50.2%、56.35%、58.4%,使湿地不断衰退萎缩,大量滩地裸露,加之人为开荒、烧荒等现象时有发生,湿地毁坏严重。     黄河小北干流河势游荡多变,冲滩塌岸加剧,危及高岸沿河村庄及返库移民安全。据不完全统计,两岸近十年来塌滩塌岸总长度为52.76km,塌宽一般为100~1000m,塌毁耕地面积为9.11万亩。由于塌滩塌岸的发生,造成人员搬迁,如右岸的韩城市下林皋、李村一带近年已有20余户100余人再次搬迁。耕地的不断塌入,致使部分地方人多地少情况加剧,有些乡村人均耕地仅0.5亩,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宽浅,水流散乱,含沙量较大,水体混浊且污染严重,使浮游动植物难以生长与繁殖,故数量及种类很少。在河道内天然鱼类寥寥无几,水生高杆植物主要是芦苇,呈零星分布于黄河滩区的积水带和低洼坑塘,长势差,利用率低。   因长期受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动物的生存条件完全改变,野生动物种类稀少。滩区仅有少量的水老鼠、蛇类和两栖类蛙、蟾等。   该河段两岸的天然植被稀少,在靠近河床的嫩滩和盐碱荒滩地上,只能生长一些莎草、碱蓬、狼尾草等喜湿耐碱的草本植物,在外滩地上零星分布有英迷、荆条、连翘和酸枣等灌木树种,珍稀植物仅发现野大豆一种,为三类保护植物。由于该河段植被较差, 湿地减少,滩地盐碱化严重,鸟类栖息环境较差,生物不能生存或生物的单一,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导致气候变化异常,飞沙扬尘天气增多,生态环境更趋恶化。      根据初步分析,引起黄河小北干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近年干旱少雨,黄河来水量减少,不仅水体净化能力降低,而且湿地也逐渐萎缩减少。   二是河道淤积严重,1960年5月一2002年10月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共淤积泥沙25.09亿立方米,年均淤积约0.6亿立方米,且淤积还在不断发展。淤积的结果使河床不断抬高,工程临背差加大,滩地盐碱化日益严重。   三是河势游荡多变,使滩岸不断坍塌。   四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人们只顾无节制的开发索取,人与河争水争地,甚至出现乱建乱占、开荒种地等现象,而忽视了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